本报威海11月19日讯(记者李孟霏陈乃彰)18日上午,本报50余名小记者,走进位于南海新区的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的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这里,小记者们亲历了百余项物理实验,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中的物理、生活中的物理、趣味物理、军事物理等物理学相关的各个方面,充分领略了物理的神奇与奥妙,进一步激发了对科学世界的学习与探求激情。
当天上午9时半许,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小记者们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准备在这个国家级的物理实验室寻找到真知。一进实验室大厅,小记者们立马被眼前一个巨大的傅科摆所吸引。正是通过这个设备,证明了地球自转的原理。随后,小记者们分为5个小组,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了电磁学、力学、振动与波、光学、立体与综合、热学与综合等6大物理学科的演示实验室。
“大家看一下,这三组小球,如果同时从一个高点放下来,哪个球会弹的最高呢?”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工作人员给大家做了实验,原来最上面体积最小的小球,落下后弹的最高。“大家看一下这个轴承的转动,这就是内燃机运动的原理。”
在志愿者的操作演示下,小记者亲眼目睹及感受了各种奇特甚至令人匪夷所思的物理现象,惊呼不可思议。
看似高深的物理原理,在一个个亲身体验的实验中显得那么“平易近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客串了一把“小科学家”。
龙卷风模拟、红外热成像仪、大型混沌摆、电磁炮、雅各布天梯、涡流热效应演示仪、共振演示仪、记忆金属形变、磁悬浮列车、脚踏发电、偏振光立体电影……这一系列实验,引来了大家争先恐后的体验。
在轨道实验室,小记者们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感受了到国家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据了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定位于围绕高速铁路、重载运输、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即“一高一重一新”)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
此外,小记者们还亲自体验了大型法拉弟笼,站在法拉第笼内,直面紫色的闪电在面前绽开,小记者们被科学的力量所震撼!另外,小记者们还体验了静电高压,了解到了由于静电原理,可以使自己的头发瞬间从柔顺变得蓬松起来……
大家尽情地遨游于科学的海洋中,在感到新奇与兴奋的同时,也更好地锻炼了思考与学习能力,实验室内惊呼声与欢笑声响成一片。“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么大的物理实验室,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新奇的物理知识,我可以去给我的同学当老师了,”一名小记者兴奋地说。
小记者们虽然不懂其中原理,对操作实验用具也不熟练,但在讲解员和家长的帮助下,蹒跚学步,渐渐打开科学的大门。短短两个小时,孩子们在活动中增长了见闻,学到了科学知识,家长也对这次活动充分的肯定,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体验这类活动。
□相关链接: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科普教育基地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于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工科物理优秀教学基地、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威海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9月建设完成的,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是山东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面积最大、科普内容和科普设施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现有科普展示及教学培训面积2100平方米,本着科学内容和科学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分为三层。一层大厅有傅科摆、立体图、宇宙大爆炸等物理展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参观环境;二层是物理演示实验室,包括力学演示实验室、电磁学演示实验室、振动与波演示实验室、光学演示实验室、立体与综合演示实验室、热学与综合演示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涵盖了力学、热学、振动、波动、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近300个实验项目。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演示内容,让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知识层次的观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三层是科普教育培训工作室,在展览教育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自2016年9月建成以来,科普教育基地受到了威海市政府、南海新区管委会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批成为威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和威海教育系统培训基地。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科普教育基地二维码
经区教研成果展示活动在凤林学校举行
本报威海11月19日讯(记者陈乃彰通讯员王晓丹)近日,经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深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凤林学校举行。
展示活动分经验介绍和课堂观摩两部分进行。凤林学校副校长江丽娜从学校整体课题研究推进的角度做了介绍,学校课题研究以活力课堂建设为抓手,以问题驱动下的深度对话教学为突破点,聚焦学生“自主与合作、质疑与探究、积累与表达”六大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科素养在习惯养成中落地。
随后,凤林学校王美玉、邹彦萍、张涛三位老师,分别从数学“两单助学培育学生质疑探究能力”、语文“主题积累式阅读”、英语“图片导学,问题驱动”等方面,汇报了三大学科在学生习惯养成上的研究策略和成果。
课堂观摩中,凤林学校出示了8节观摩课,直观展示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深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课堂上,孩子们精神抖擞、思维活跃,小组合作井然有序,师生、生生互动对话深入,良好的习惯给与会教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此次展示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凤林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经区教研中心领导及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新闻推荐
威海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周颖)11月14日,市区的天气有点不走寻常路,意外得热了起来,这个反常或许是降雨要来的前奏。据市...
威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