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采集、读数……日前,在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的调试间内,一台台测斜仪在技术人员手中反复检测,几天后,它们将被运往青海一处矿山。一旁的王日东,则如往常一样认真地进行着巡检。
王日东其实并不是这家公司的巡检员,而是创办人。这个与改革开放同龄的文登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摸爬滚打并实现了个人理想。王日东说:“我和公司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如今,王日东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还是经常进行业务研究
?互联网来了
同学们由写信
改为发邮件
王日东出生于1978年3月,打他开始记事起就遇到了好事——粮票取消,物资供应空前丰富起来。
“我不知道什么叫缺吃少穿,过去艰苦的生活,大多也是从长辈口中得知。”王日东认为,大概是物质丰富起来了吧,思想有了更多的空间得以解放。
1999年,互联网对多数人来说还很“新鲜”,但王日东却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他觉得这个专业新奇。
“大一的时候,每天早上一打开班级信箱,眼前总是厚厚的一大叠信,黄色的、白色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信件。哪知道到了大二,班级信箱一周也看不见几封信,后来干脆就没有了。”王日东还发现,同学们都开始注册电子邮箱以及社交平台互通消息了。
他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来了。
王日东介绍,他们可以说是最初一批接触社交平台的大学生了,那些社交平台里,有的还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社交平台的前身。“社会发展的太快,尤其是互联网,现在我们邮箱用的也少了,都改用QQ、微信了。”王日东打开手机微信,工作群里实时发布着最新工作动态,全国各地的客户反馈信息实时沟通,一切都变得那般简单、直接。
2001年,王日东骑着用“第一桶金”买来的摩托车(翻拍)
课余掘金
大三编程一个月
赚四千元
大二开始,王日东利用所学专业,再加上网络上学到的信息知识,接了不少做编程、写程序的散活,少的时候一次赚两三百,最多的一次赚了四千多元。
上大三时,朋友介绍王日东做西安一个单位的管理系统,他整整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于编程、调试、建数据库、做界面等。“现在看这个管理系统难度不大,但在当时还是挺难的,因为课堂学的和实践还是差别很大的,现实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最后成功完成,我真的特别开心。”王日东说,这次赚的四千多块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算是他的“第一桶金”。因为是靠自己的技术所得,他特别骄傲,就用这笔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奖励自己。
之所以买摩托车,一方面是因为特别喜欢,另一方面,王日东是在为之后开展更多业务做准备。
2003年,王日东毕业。他在做铁道工程期间,遇到通化钢铁集团一个海外采矿项目,急需绘图软件测算出矿石储量作为谈判条件。
“当他们主动找到我时,我才发现当时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系统软件,基本上都是运用外国的技术。”王日东说,他隐约觉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潜在市场,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做相关储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创业潮一波接着一波,王日东下定决心回家乡创业。
?回威创业
找准主攻方向
成就“矿山之星”
2007年,王日东放弃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威海成立了威海晶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之初,公司只有3名技术人员,王日东一人身兼多职,既负责技术研发,也负责商务销售。“公司成立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毕竟创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王日东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半夜,一边扎根搞研发,一边还要隔三差五出差联系业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日东与北京交通大学科创中心联合开展矿山业务,了解到我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且专门致力于数字矿山业务的企业寥寥可数时,王日东决定研发数字矿山行业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在威海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王日东入驻高区创新创业基地,成立了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矿山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开发。随后,王日东不断深入数字矿山的技术研究,实地勘探全国近百座矿山,并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系列以“矿山之星”为注册商标的智慧矿山应用产品,应用到全国多个省市矿山,成为国内数字矿山、智慧矿山领域的领头羊。
2015年前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产业等概念融入到各行各业,国内矿业大环境发生改变,公司面临着技术、产品新一轮转型。这一次,王日东的公司抓住了大数据、云端等新概念的发展机遇,开发了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边坡稳定性在线监测及预警系统等,其中多项监测系统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此外,公司还开发了云端数据实时同步,大数据库等行业内应用系统。王日东也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展望未来,王日东希望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取得更大、更新的发展。(记者 周颖 文 姚威 图)
新闻推荐
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9月至11月举行有意向的大学生抓紧报名参赛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为进一步营造全市大学生创业...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