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赵春青
“在生鸡蛋上能雕刻?”就是这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山东威海广泰空港设备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却做到了。他能用数控机床在生鸡蛋上雕刻出复杂的文字和图案,不起眼的鸡蛋在他手里都成了一件件艺术品。他就是90后“威海工匠”——邓鹏飞。
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看上去有点腼腆的邓鹏飞一副貌不惊人的样子,但只要一操控起数控机床,他就自带光环。
邓鹏飞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蛋壳只有0.2毫米到0.3毫米厚,所以雕刻深度需要控制在0.1毫米到0.15毫米之间。而且,每个蛋壳的弧度都是不一样的,稍有差错就会刻不上字,或是弄破蛋壳。
邓鹏飞使用的雕刻工具是数控机床,宽、高都约有两米的数控机床是切割、制作金属模具和零件的“大家伙”。“要想让数控机床在鸡蛋上刻字一定要仔细,需要先观察鸡蛋的曲面弧度,然后根据这个弧度来进行电脑编程。钻头跟蛋壳的每一次接触,都要精确到毫米。”邓鹏飞说着话,便在数控机床上敲出了一系列指令,雕刻的钻头也随着编程指令开始转动。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威海广泰”四个字便在鸡蛋上雕刻完成了。
面对大家的赞叹,邓鹏飞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这主要是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手感、技术能力以及编程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现在,我可以用肉眼和加工刀具,找出鸡蛋曲面,配合电脑编程,在上面刻任何文字,任何图案,精确到毫米。”
虽然是90后,但邓鹏飞已经是广泰空港数控车间里颇有名气的技术大拿了。2009年,邓鹏飞进入公司从事数控工作,年纪轻轻的他,工作起来细心沉稳,对待每个加工工件都非常认真细致,无论是工件毛坯还是成品,或是机床的日常保养和维修作业,任何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精确度的追求,使他很快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数控龙门镗铣床的岗位能手,并多次参与企业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2009年,他参与我国第一台无杆飞机牵引车的研制;2013年,参与举高喷类消防车的研制;2015年,参与公司各种产品车液压缸的研制……邓鹏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成长,印证了他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邓鹏飞的“绝技”,来源于日常的积累。业余时间,邓鹏飞最热衷的还是钻研他的机床技艺。他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Mastercam软件编程技术,UG软件建模技术,攻破了不使用三维扫描在鲜鸡蛋、灯泡上刻字刻图案的技术难关。凭借高超的技艺,邓鹏飞荣获了山东省技术能手、威海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威海市金牌职工等荣誉。
新闻推荐
举一反三 全面排查 优化环境 本报记者再次暗访17市政务中心报道引发强烈反响,涉及地方积极整改
□本报记者本报8月17日推出再次暗访17市政务中心舆论监督报道后,相关地方和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调查核实情况,研究整...
威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