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是刘家第一个进士,父亲刘棨官至布政使,都是勤学清正之人。刘棨政绩突出,初任长沙知县时化解兵变,担任陕西宁羌州知州时借粮赈灾,他派人回山东老家收购蚕种,请来师傅传授养蚕、抽丝、织绸技术,帮助当地百姓脱贫……刘统勋是刘棨的第五子,受父亲影响颇深。
祖父勤学中进士奠定名门之基业
涨洋河(也称商羊河,潍河的一条支流)畔的诸城逄哥庄(今高密逄戈庄)刘氏家族,自一世祖刘福于明弘治年间由安徽砀山迁至诸城定居,至刘必显一辈,方有进士及第,乃奠定书香名门之基业。刘统勋自小就受到了勤学、清正、悯农的家风熏陶,先辈的高尚节操和爱民情怀为他从政作出了榜样。
刘必显,刘统勋的祖父,字微之,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天启年间中举,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及第。刘必显的幼弟刘必大,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清顺治年间,刘家出了一个进士、一个举人,颇为轰动,一个名门望族宛具雏形。
刘必显青少年时期,正值明朝大厦将倾,变乱频仍。一次,潍河一带发生战乱,刘必显与家人乡亲避乱山中。因为家乡情况不知,担忧时间长了衣食无着,众人吵吵嚷嚷,唉声叹气。正在此时,忽然有琅琅的读书声传来,众人寻声追迹,但见刘必显高高地站立着,一本《论语》摊开在一块凸出的山石上,旁若无人,高声诵读。他弃书经商致富,后又刻苦攻读,终于考中进士。
刘必显中进士后,官位不算显赫,仅做到员外郎。员外郎是六部的中级官职,从五品。他为官清正廉洁。在被差往通州督理中南仓时,自种蔬菜,常常数日不食肉类。他去湖南颁诏时,巡抚袁使拿出金钱馈赠,刘必显问钱从何来?袁使说:“贷于营弁(低级武馆)而得之。”刘必显正色凛然,让袁使持金还于营弁,勉励袁使要做清白官吏。
一汉人将田产献于旗人,旗人欲将此人兄弟的财产一并没入,同时收奴其兄弟一家。献产者的兄弟不服,就打起了官司。在满汉极不平等的清初,刘必显作为汉官,敢于主持公道,献产者的兄弟免遭奴役。
刘必显辞官归里后,常住槎河山庄,怡心山林泉水之间。
化解兵变借粮赈灾刘棨官至四川布政使
刘棨(qǐ),刘统勋的父亲,字弢子,号青岑。棨是古代用木头制作的一种通行证。刘必显为其第三子取名刘棨,寓意畅通无阻。后来,刘棨的人生道路,果如其父所盼,一直做到四川布政使,且政绩突出。
刘棨生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卒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少即能文,康熙十四年(1675)中举,10年后又中进士。中进士后,刘棨与其兄刘果为服侍年迈的父亲刘必显,俱未出仕。待其父病故,又丁忧三年,乃参加吏部任职考选,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湖南长沙县知县。
刘棨初任长沙县知县,有人传出谣言,说朝廷要大量裁撤标营官兵,恰又逢饷银拖欠,迫于生计,标营官兵一千余人包围了湖南巡抚官衙,鼓噪示威,巡抚吓得不敢出辕门半步。刘棨闻知此事,挺身而出,向官兵陈述忠义道理,明确表示朝廷并没有裁兵之意,并允诺先从县仓里预支官兵三月饷银,一场一触即发的兵变终于得以化解。
康熙三十七年(1698),刘棨擢任陕西宁羌州(今汉中市宁强县)知州。宁羌州位于陕西、四川交界处的大巴山脉北侧,属于山区,层峦叠嶂,是历史上少数民族羌族聚居的地区。刘棨春上到任,恰逢汉中大旱,饥荒遍野,宁羌州尤甚。到达任所,刘棨即欲开州仓放赈。但因为连年饥荒,州仓已经无粮可赈。刘棨骑上马,沿着崎岖的山路,去拜谒汉中府知府、上司丁珩,请求借粮赈灾。因宁羌一带运输不便,刘棨借到粮后就发动饥民,凡运一斗者,给粮三升。结果,不到十日,即运粮三千石。丁珩见此法救人快捷,于国于民都有利,就推广于府属其他州县。
刘棨受命前往洋县赈灾,特意叮嘱洋县县令:“吾调官粮,不日即到。此粮是贷粮,必定春贷秋还。倘秋庄稼不熟,百姓还不上,我们两人要代还,即使以此破家,也在所不惜!”县令很感动,点头答应。征调的粮食到后,刘棨又分遣吏役们按照户口多少发放,几天就发放完毕。赈灾结束,刘棨要回宁羌州,洋县的父老乡亲手持香火,拥到路上挽留他。
到了秋天,秦巴地区,一片丰收景象。洋县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刘爷救了我们,我们能忍心辜负刘爷吗?!”争先恐后到官仓还清了贷粮。
刘棨积极帮助当地百姓脱贫。他发现宁羌山多槲树,宜养殖山蚕,而当地却尚未利用,便派人回山东老家收购蚕种,请来师傅传授养蚕、抽丝、织绸技术。老百姓当年便从中得到了实惠。后来,当地放养的山蚕和织出的绸子越来越多,很多人家因此发家致富。百姓感激之余,将他们所织的绸子命名为“刘公绸”。
刘棨还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带头捐资,设书肆,建义塾,有时亲自上课,使三百年未曾中过举人、被视为荒蛮之地的宁羌州有两人中举。
生于宁羌州州署赈饥之时父亲起名“饥民”
刘统勋是刘棨的第五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二十三日(按:指旧历,下同),刘统勋出生于宁羌州州署。刘统勋出生时,其父刘棨因救灾赈饥之事忙得不可开交,连续几天不曾睡个囫囵觉,坐在椅子上思虑良策,不承想上下眼皮打架,忽梦一群饥民拥进州署讨饭,梦尚未醒,家人来报儿子已生,遂为刘统勋起乳名“饥民”。父亲的为官为人,对刘统勋的成长和仕宦生涯影响甚巨。
康熙四十一年(1702),刘棨擢升宁夏中路同知。未及赴任,母亲病故,按规制,刘棨须丁忧,回乡守孝。但因为他替贫家缴纳赋税,出资助学,从不徇公肥私,征敛百姓,竟然负债不能成行。刘棨就写信向四弟刘棐讲明情况,请他代为变卖自己的家产,如不足,请四弟再想方设法凑足,才得以归乡。
康熙四十八年(1709),九卿应诏荐举廉能吏员,地方以知府衔被荐举者,唯刘棨(时任山西平阳府知府)与陈鹏年二人。
康熙四十九年(1710),刘棨擢升天津道副使。在天津迎接康熙圣驾,皇上允许官员见驾奏事。刘棨于是上奏康熙:“臣兄(刘)果昔官河间知县,蒙诏褒以清廉爱民,乞赐堂额。”康熙高兴地为刘家赐题“清爱堂”三字,刘家从此以为堂号。康熙五十二年(1713),刘棨晋升四川布政使,成为省级高官。
到四川任职后,政务更加繁剧,刘棨也更加勤厉,不敢有半点松懈。康熙五十五年,康熙询问地方官员清介可称者,九卿共举四人,其中就有刘棨的名字。后来,康熙在汤泉避暑,和朝臣谈话间,提起刘棨的治绩,颇为称道。朝臣向皇上共荐刘棨,言如果巡抚出缺,刘棨可擢任。康熙点头称是,面露喜色,但以四川正用兵,需要刘棨这样的干练之臣佐助,不可轻易调动其担任的布政使一职,故作罢。天不假年,因公务繁重,积劳成疾,刘棨卒于四川任所。
新闻推荐
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一位耄耋老人,用26年时间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最近,81岁的崔西武拿出一本保存了26年的“工资账”...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