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诸城 > 正文

臧克家题诗送上祝福

来源:潍坊晚报 2020-09-27 08:38   https://www.yybnet.net/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诗坛当之无愧的泰斗。《风筝都》杂志创刊时,他曾题诗祝贺,希望《风筝都》如风筝,将潍坊文艺事业引向碧霄的境界。因着臧克家的关系,他的儿子和儿媳应邀为《风筝都》撰稿,描述了臧克家的乡土情深。

拜见诗翁臧克家乡音乡情醉诗心

1991年春,潍坊市文联的《风筝都》文学杂志创刊,在创刊号封二上刊登了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马烽和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贺词。马烽的贺词是:“地厚生万物,天高任尔飞。”臧克家题的也是两句诗:“纸鸢乘风一展翅,便引诗情到碧霄。”臧克家这两句诗其实是对刘禹锡《秋词》的巧妙借用和改动。刘禹锡诗的原句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个秋天里的“一鹤”,颇显高傲孤清,士大夫气十足;而“纸鸢”代指风筝,意味着人民大众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么一改,不仅意境迥异《秋词》,寓意也大有改变。臧克家这是要求《风筝都》编辑人员立足乡土,眼界高阔,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潍坊文艺事业引向碧霄的境界。

臧克家祖籍诸城,受邀成为《风筝都》顾问。是年10月21日,我和高密正骨医院的单院长一起去北京拜访他。当日下午4时前,我们来到东城区赵塘子胡同15号。这是一座具有典型老北京风味的四合院。臧克家的女儿郑苏伊将我们引向甬道时,传过来地道的诸城口音,我听着格外亲切。臧克家斜坐在沙发上,偏着脸跟茶几那边的客人说话。他谈兴正浓,手臂比划着,我踏进门槛的那一刻他话音才戛然而止。

我介绍说:“我老家是诸城巴山,在相州上的初中,历史课刘岑老师就是您表弟,后来他调到诸城一中,我仍然是他的爱徒,还曾随他在县文化馆见过您的书法‘吾邑书法,历代不乏名家’\‘提笔之时,马耳常山,似逞秀目前,乡思油然而生矣’……”刘岑老师跟我讲过臧克家早年革命时期的传奇轶事,我知道臧克家爱诸城,尤爱相州,他对相州的深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这番表白显然打动了臧克家,他把老伴郑曼也招呼过来,和我们亲热地聊家乡。旁边单院长见状,赶紧拿出了带来的礼品——红木嵌银百寿手杖送给臧克家,然而臧克家却摇着头说:“你拿回去吧,我用不着!”说罢他腾地站起,在屋里雄赳赳走了一圈。一边走,一边还用右手啪啪地拍着腿胯:“你看看,我用得着拐杖吗?”他这番“表演”惹得郑曼笑了起来。此刻我才恍然,原来臧克家自认为身体很棒,腿脚比青年人都利索,那一刻臧克家真有点“孩子气”。说归说,手杖臧克家还是收下了。

我带去的礼物中有几箱黄桃,产自潍河西岸的景芝镇,臧克家说:“景芝我很熟悉,当年经常从那里经过。”我则随声附和道:“记得您还给景芝酒厂写过一首诗‘儿时景芝酒名扬,长辈贪杯我闻香’……”此刻臧克家微微颔首,目光烁烁,显然乡情如酒把他给陶醉了。

臧老儿媳乔植英作品刊发《风筝都》

那次拜访臧克家,因时间太短未得深谈。鉴于臧克家年事已高(近90岁),很少动笔,所以没求他赐稿题词。但善解人意的郑曼建议我,以后可以跟他们的大儿媳乔植英联系,让她给《风筝都》写稿。我后来与山东省作协老领导、著名诗人苗得雨老师通电话,得知他跟乔植英很熟,就委托他转达我的问候,并请她写写与臧克家有关的散文。苗得雨慨然应允。不久我就收到了臧克家的儿子臧乐源和乔植英夫妇合写的散文《得天独厚》。

从《得天独厚》里,我了解到臧克家乡土情深,在山东有很多挚友,如肖涤非、田仲济、刘知侠、苗得雨、王希坚等。臧克家恬淡朴素,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一餐饭,吃个小火烧,一截葱、两瓣蒜,几粒花生米,或者再来上点济南咸菜,他就非常满意了”。他对人生态度积极乐观,曾为朋友题句:“同志众朋友,鞭我向前走。愿做老黄牛,拉车到尽头。”据我所知,后来臧克家将这意思写成了《老黄牛》诗,其中“老牛亦解韶光贵(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等扬鞭自奋蹄”已成为名句,传唱大江南北。

再以后,苗得雨寄给我一篇他的散文《老师家媳妇会剪纸》。“老师”指臧克家,“媳妇”即乔植英。文中介绍了乔植英的生平及文艺天赋,着重记述了她为臧克家庆贺九十寿诞而创作剪纸《紫燕迎春》《喜鹊闹梅》《花好月圆》《彩凤双飞》等的过程。

编发遗文寄哀思大爱之火照后人

我1991年与臧克家缘结一面,迄今已过29个春秋。前年帮老家诸城编撰《龙城遐想——诸城山水人文散文集萃》,在考虑“舜乡人文”卷时首先想到了臧克家。但遗憾的是他早驾鹤西去,只能选用其遗作。于是与臧克家版权持有者、他小女儿郑苏伊取得联系,经她同意,决定就用臧克家悼念王统照所写的《剑三先生今何在》。“剑三今何在”,原是陈毅悼王统照的诗题,臧克家借用之,让人联想到他拍案大呼、痛彻心肺的心情。如今编发臧克家遗文,我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在赵堂子胡同15号,臧克家雄赳赳走来走去的样子。于是悲从中来,在心底大喊一声:克家先生今何在?

此后我联系上居住在山东大学的乔植英,想让她写篇回忆臧克家的散文。然而不幸的是,臧乐源老师不久前去世了,乔植英受打击太大,致心脏病突发,接我电话时她刚刚出院。她虽无力撰文,但却对出书之事表示支持,并且提出,“就用我们本家小叔王克迅的那篇,题目是《一团大爱的火焰》”,而且特别声明“这是我们家族的决定”。说完这话她喘息了一会儿,尔后又追加一句:“还有苗得雨怀念我父亲的那首诗《我在谛听》,请务必一起印上……”

《一团大爱的火焰——忆臧克家大哥》篇幅较长,在此我只能摘抄几句:“我,一团火,灼人,也将自焚。这首被作为墓志铭的诗,是他的写照,是他的灵魂,是他精神的体现。”

《我在谛听》的作者其实也已作古。苗得雨在这首悼念恩师臧克家的诗中,称其“用脚下的泥土,用心中的血肉,捶打成,一座诗与文的高峰”。这使我想到臧克家年轻时的诗作《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后边的“有的人”,我认为就是诗人自己。

新闻推荐

夸商品推旅游众使节带货忙

9月17日,2020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云上博览会在潍坊市开幕。在中东欧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环节,来自罗马尼亚、波...

诸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臧克家题诗送上祝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