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庵张家仅存的老屋
?作者与张家后人合影,左三张学礼,左五张学仁。
袁庵张家先祖本是诸城人,明朝洪武初年迁居滨州。张家先人落户在滨州城北,村名张家集,随着后代的繁衍,又不断外迁。
张家先祖本是诸城人,明洪武初年迁居滨州
明嘉靖、万历年间,张家发展到第六代时,有张孟绅、张孟继、张孟绣兄弟,都科举及第,其家族开始闻名滨州,他们经济条件较好,其中一支又另外立村张家楼。
最知名的张孟绣,是嘉靖年间贡生,担任衡水教职,以儒学宗师显名,名列衡水名宦。张孟继的儿子张延禄,科举出身,曾任河南辉县训导,属于未入流教官。清朝初年,其后代又迁居袁庵。张延禄的曾孙张之爵;张之爵的儿子张箴,秀才出身,颇有名声。可惜,张箴21岁去世,其夫人王氏,亦是滨州人。她年仅19岁守寡,上侍奉老人,下辛勤养育独子张德,在张家的发展历史中有特殊的地位。清朝名士姜宸英为她写过传记。
康熙二十二年,王氏年逾六十,皇帝下旨表彰王氏为贞节妇,并拨银两在其家乡建设牌坊。再过十余年,王氏病逝,享年78岁。在王夫人的养育教导下,张德学业有成,有文名,在每次的州学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张德有三个儿子,这就是在滨州非常著名的“一门三才子”,张宣、张寅、张宸兄弟。张宣、张寅两人中进士,张宸中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张寅的孙子张又晓,字蓼怀,年仅周岁就失去父亲。未及成年,祖父张寅又去世。在两世孀亲的关怀下,他学习刻苦,19岁考取秀才,有《蓼怀制艺诗帖诗》《云篱漫吟》《静悟斋草》等作品。
张又晓之子张寿椿,号愚山,嘉庆癸酉(1813年)拔贡,先任正红旗教习,再任山西阳高县知县,多有惠政。他特别善于断案,遇到有疑问的案件,经他剖析无不真相大白。道光丙午(1846年),张寿椿奉旨押解粮饷赴甘肃前线,离职半年。他离开后,当地立即陷入混乱中,政出多门,百姓苦不堪言。等到他归来后,立即废除陋规,在几天的时间内,凡是不利于老百姓的被一律废止。当地百姓感怀他的恩德,在县衙大堂挂“天日重逢”匾额。在全山西省的官员考核中,他的评价最高,因为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阳高百姓颇为惋惜。
张寿椿之子张积祺,官至施南府同知,他的女儿嫁与蒲台县知名的望族、两任台湾知府盖方泌家,是盖方泌的曾孙媳。张积祺的女儿有文名,是滨州不可多得的几位有作品传世的女性作者。她的作品以闺思为主。如作品《春闺》:“阵阵香风扑画楼,桃花零落任漂流。伤情怕听呢喃燕,唤起春闺无限愁。”当她乘车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回娘家时,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感觉到一切都那么美好,鸟在唱歌,花在微笑。《春日归省道中口占》:“征车轣辘出春城,野鸟声声唤晓晴。翠柳千条日卓午,碧桃花外有人耕。”张积祺之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到了末期,袁庵张家也再无特别闻名者。
张宣张寅兄弟多有作品传世
袁庵张家有文名的人众多,但是,著作多不传。惟张宣、张寅兄弟传世作品较多。
张宣,字仪陆,顺治七年(1650年)年底出生,未及20岁中秀才,康熙十七年(1678年)中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进士。1683年,选拔为内阁中书,因故没有到任,回归故乡,又遭遇父亲去世,再遭遇母亲去世,连续为父母守孝。家居13年,持家艰苦,辅导、教育两个弟弟,皆有成就。1691年,任凤阳县知县。山东知名人士赵执信对他评价特高,说他是:“江北循吏第一”。1696年夏天,因为他的祖母病逝,照例辞职回乡守孝,当地百姓有送百余里者。1699年,守孝期满,补淅川县知县。“逾半载,而民之爱戴已如凤阳时,寻以疾卒。淅人为罢市,争出家财,为清负贷,资其眷口以榇归。”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九月,张宣去世,享年51岁,无子。
张宣有《西田》《登岱》《荆涂》诸草,有《濠梁涂吟》《丹崖集》等文集,皆藏于家。他的诗以描写各地风光为主。如《田园杂兴》:“郁郁桑叶青,灿灿榴花赤。余亦朝市人,爱此园林僻。好动每招尤,静观多自得。园果何离离,随意熟堪摘。上者供甘旨,次以留嘉客。客至谈世俗,辄浮以大白。三径常荒芜,苔痕浸石壁。赖有数卷书,堪慰风雨夕。”
他游览大好河山达到了一种“登山不厌重,观水不厌僻”的境界。张宣讴歌自然风光的目的,和所有的文人雅士一样,还是借机抒发胸臆,融景于情,情景交融。
张寅,字晓谷,张宣的弟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时值清朝的鼎盛期,张寅书生意气,建功立业的雄心勃发,事事处处充满着向上的生机。即便是描写景物也清新,如《亿金陵旧游》:“半帆斜照到金陵,夜色迷离万户灯。云外钟声烟际寺,一天明月六朝僧。”他初任陕西周至县知县。当时,地方有一些供给陋规,他悉数予以革除。有漆商吕某等控制牙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张寅追还了被骗客商的钱财,众商家感恩戴德绘像祭祀他。适逢康熙皇帝对西北用兵,张寅以周至县知县身份军前效力,他押解骡马,输送军粮,慷慨赴边。张寅因功晋升礼部主事,因为身体不适,辞官回乡。他有《西征记》《征西吟》等藏于家。
《西征记》记述他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八日,押解周至县骡马350头、户县骡马140头,由周至县启程奔赴新疆巴里坤清兵大营的全过程。该书逐日记述,每日一条,详细记述作者所见所闻所想。该书文笔优美,描写西域风光如神来之笔,抒发书生报国奔赴边疆的雄心如唐诗般高昂。
该书特点有三。一是记述事件完整,二是详细描写了沿途的风土人情,三是将个人的感慨倾注笔端。张寅一路行,一路写,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和边塞诗。如七月十八日,他黎明过兰州,在崇山峻岭之上,《马上口占二绝》:“摩云岭上晓烟空,呼吸疑与帝座通。百丈红尘飞不到,清仓一点破鸿蒙。”“马首平临万仞高,回看幽谷转迁乔。此身上下浑无定,泥首云霄祗一朝。”
边塞之苦,常人难以想象。张寅几次行走在生死的边缘上。九月十七日,“夜迷路,至三更不辨东西,饥寒殊甚,又绝无村烟,真茫茫如丧家狗。……终日未曾进一粒。”
环境再苦,张寅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即便在冰天雪地中露宿野外,有人马冻死者,他也抱定建功边塞的决心,意气风发。十月二十四日,到达盘松岭,进入吐鲁番境,他写道:“翠叶横铺散绿锦,盘根郁曲踞苍龙。幽崖寒谷无人到,鹿卧松阴雪有踪。”二十五日,张寅卧病盘松岭,“大雪弥天,千峰如练”,他感到彻骨的寒冷,“夫役露坐雪中,骡马盘踞冰上,皆命如倒悬。”
张寅抱病前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二十九日到达巴里坤清军大营。他陆续进见将军、提督、参将,完成押解物资交割手续。张寅怀着激动的心情描写清军大营,在描写各位将领时,皆有独到之处,寥寥数笔就把人物刻画得入骨三分。如他见提督时,“赐座,赐茶,问履历。云:读书人如何耐此劳苦。语虽温和,眉目间皆带杀气,声如洪钟,真雄师也。”初六日,张寅完成交割任务,如释重负,诗云:“辕门风起阵云横,步伍森森鼓角鸣。雪洒旌旗雕有象,霜寒刀尺悄无声。运筹全借九重策,折冲还依万里城。遥望龙文成五彩,捷书指日奏神京。”
初八日,张寅开始回返哈密,又是一路诗歌。最后,张寅用诗为自己的文章作跋,抒发了谈笑从军,扬威立名的情怀。“慷慨从征不为家,宝刀斜佩赋皇华。非关大士著戎马,合遣阳春渡塞沙。八月青松试劲节,千寻危石卜贞碬。汉唐武烈垂天表,顽梗来庭莫漫嗟。”
新闻推荐
世界上好玩的地方多得不能再多了,但目前我认为最好玩的地方便是那诸城。诸城的那次一日游让我久久不能忘却。7月12日,我...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