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系统内,刮起了一股“学习玉苹”之风。玉苹,指的是从潍坊市实验小学退休的教师刘玉苹。1952年师范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1988年退休后又返回学校承担起了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刘玉苹独创的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法,在全国各地都推广;她一直坚持用毛笔小楷写教案,像印刷体一样。
如今,85岁的刘玉苹老师虽然年迈腿脚不便,但她纯粹依然,初心依旧,还在关心着教育事业。前些日子,她还打电话问她的徒弟,学校发展什么情况了,语文教学搞得怎么样了,现在的学生是不是更聪明了……近日记者见到了刘玉苹老师,听她讲述自己与教育的不解之缘。
受父兄影响,倾心教育
今年85岁的刘玉苹老师和老伴住在潍坊市实验小学东侧宿舍。如今已经满头白发的她一脸慈祥,笑起来十分亲切。跟她聊天时,更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刘玉苹老师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全国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山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三八”红旗手……
说起自己与教育、与孩子们的那些事,刘玉苹老师十分平静。她说,自己出生于1933年,经历过战争年代波澜壮阔的岁月,目睹过文化落后的窘境。因为家里父亲和哥哥都是教育工作者,对她的影响很大,幼时的她就在心底播下一颗“当一名教师”的种子。1952年师范(诸城函授)毕业后,刘玉苹如愿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自此,一生如一日,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刘玉苹老师一直坚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思就是身正才能师为人范。这也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高为师:毛笔小楷写下近50万字的教案
刘玉苹是胶县(如今胶州)人,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胶州郭家庄完小工作,1954年被调到诸城,1978年来到潍坊市实验小学工作。不管在哪所学校,她都怀着一颗纯粹的心,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其实,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一边学习一边教书,努力教好每一个孩子。”刘玉苹回忆说,当时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学校里根本没有桌椅。她领着学生搬几块砖,上面铺上木板,几个孩子就可以围在旁边写字学习。
1952年至今,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简陋的校舍如今都变成了宽敞的楼房,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信息现代化带来的便捷。老师们的办公条件也越来越现代化了,可以用电脑制作各种各样的课件。
“现在想想,变化可不是一般的大啊。我刚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教室里面连像样的桌椅都没有。”刘玉苹回忆说,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写好粉笔字、铅笔字、毛笔字,是一名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刚参加工作头几年,刘玉苹老师粉笔字写不好,每晚备完课都要在黑板上练字,直到30岁以后才感觉顺手了。她还像小学生一样坚持每天练习铅笔字,写了一本又一本。她一直坚持用毛笔小楷写教案,她写的教案像印刷体一样。她坚持每天把这些工作都做完,才结束一天的工作,成了同事们口中的“每夜凌晨不倒”。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关键。刘玉苹老师一直坚持假期初备、讲前细备。写成了教案不等于完成了备课任务,更艰苦更细致的工作在于改进教案,然后熟记课堂教学路子,练习教学方法,形成熟练技巧,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从教以来,她用过的备课纸12000余张,写下近50万字的教案,留下了最珍贵的“改革印记”。
行的启迪:创造性地改进拼音教学
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教学天才”,既因循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总是喜欢探索、喜欢研究。上世纪60年代,教具在当时是稀缺品,任何一件发明创造都显得弥足珍贵。教学中,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她一直坚持自制教具,并不断改进,共制生字卡片、活页词语卡片、折叠卡片、拼音卡片等3000多张。
“因为没有教具,孩子们上课总是精力不集中。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就自己琢磨着做一些教具,并且尽量让教具更加多样化。”刘玉苹老师说,为了制作教具她也是绞尽脑汁。当时硬纸壳非常稀缺,她就大量搜集报纸,把报纸用浆糊一层一层地粘起来做成硬纸壳后晾干,然后再用来制作教具。
在工作中,她不仅勤奋,还善于思考。刘玉苹注重按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一二年级扩教字300多个,多年来所教班级认字率达100%。她一直把拼音教学当作一种乐趣,坚持素质教育和愉快教学,让每一节课都充满乐趣和生机。
“以趣为径,以乐为舟。”刘玉苹创造性地改进拼音教学,把声母编成顺口溜,把形近字母配上插图和口诀,把复韵母排成歌谣,让学生在欢唱中掌握。拼音规则抽象,直接讲给孩子们听不易理解。她就一一编成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又指导学生排练成小节目,让学生在兴趣中加深理解记忆。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破除了陈旧的理念桎梏,提升了教学质量,让历届的学生们受益终身。
刘玉苹老师制作的教具丰富,有拼音卡片、识字卡片,有单页的,有折叠的,有抽拉的、有转动的,还有镶嵌着吸铁石带磁性的,学生可喜欢了。她还改进设计了活动黑板、磁石黑板、子母扣黑板等。这些教具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宝贝”。现在看起来,它们更像一件件艺术品。
为学生耽误儿子病情
多年来,刘玉苹老师始终热爱每一个学生,始终关心每一个学生,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然而,二儿子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每当看到有的爸爸妈妈牵着孩子的小手游玩时,她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那是1960年,刘玉苹在诸城山区任教,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将刚刚十个月大的二儿子托付给附近一位大娘照看。刘玉苹还记得那天下午,大娘抱着孩子着急的来学校找她,说孩子发烧了。
“当时学校很分散,其他的老师不方便帮忙照看。而我们学校边上又有一个很大的湾,非常危险。所以我就让大娘先回去,想着下了班赶紧回去带孩子看病。但是我有个习惯,放学后都会给孩子们补课,结果补完课回去就很晚了。”刘玉苹说,当天晚上下起了雨,她就请来了村里的一位赤脚医生,他说是普通感冒,吃点药就好了。没想到半夜孩子发起了高烧,第二天天亮就不会动了。因为这次高烧,儿子得了小儿麻痹后遗症。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刘玉苹老师都后悔不已:“那个时候年轻,万万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当看到儿子走路时手按在膝盖上,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时,她都痛心不已。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1964年,刘玉苹老师在诸城任教时,学生申拥军家中有急事,了解到情况后,刘老师连续2个月带着七岁的小孩,白天当老师,晚上当妈妈,夜间搂着孩子睡觉,尿洒到身上,被子湿了,就等到白天晒一晒。
后进生教育一直是个难题。多年来,她一直注意后进生的转化,既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又热心帮他们学习。对这类孩子,她始终做到爱心化雨,润物无声。为了这些孩子,她几乎没有节假日,这已成为她的习惯。
新入学的孩子对学校有陌生感,对老师有时也会有一些抵触情绪。她就把每个孩子的健康状况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爱感染他们。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梁焕才)为强化教育惠民服务工作,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诸城市文化路小学积极探索服务机制,实...
诸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诸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