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0日讯(记者蔚晓贤)“都过去40多天了,没想到丢失的钱还能找回来,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日前,诸城市石桥子镇浩仉社区居民王炳森两口子专程来到郭夕花大娘家里,登门感谢。
今年88岁的郭夕花老人与王炳森同一个农村社区,是一名有着66年党龄的老党员。7月18日,郭夕花外出散步时在路边捡到一个信封,原以为是垃圾准备丢掉时,却意外地发现里面装有1万元的现金,信封上写着一个叫叶某某的名字,自己却不认识。
郭夕花在原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没有看到失主寻来。她便找到浩仉社区前浩仉网格党支部书记,让支部书记帮忙查查村里是否有信封上的村民。支部书记把村里的户口查遍了也没有信封上的人。
郭夕花的儿子不忍看到年迈的母亲为这事着急,便到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民警周建声仔细辨认信封上的字迹,动用各种资源、途径,进行多方查找取证,这个名字在附近居住的一共有两人,都在舜王街道解留一村居住。郭夕花老人的儿子便来到解留一村,经多方查询终于找到了失主。原来解留一村的叶某某是王炳森的亲戚,王炳森的儿子由于买车缺钱便找姨夫叶某某借了1万元,谁想到却丢在了半路上。
王炳森拿到失而复得的现金,当场拿出600元钱答谢郭夕花,被郭夕花婉言谢绝。
新闻推荐
王福生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中秋节临近之际,不免又想起了北宋的大文学家、大书画家苏轼的代表性词作《水调歌头·明月...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