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魏本欣投入亿元引导当地农民种榛子,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他一片“榛”心献沃土,带领农民大面积种植榛子,并投入了自己积累的过亿元资金。如今,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诸城市皇华镇胡沟村因为小小的榛子声名鹊起。提起胡沟村的巨变,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盛赞已经62岁的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本欣。
不顾反对上山栽榛子
诸城市皇华镇胡沟村原是省定贫困村,周围大大小小的薄地山岭十几座,以前仅能勉强种植玉米、大豆、小米“老三样”,每亩地年收益不足500元。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本欣接触到被誉为“坚果之王”的榛子。在东北考察了一周,又去中国林科院向专家教授请教后,他决定引导当地农民大面积种植榛子,彻底拔掉山区农民的穷根。
“都这把年纪了,还瞎折腾搞什么榛子示范基地?”对魏本欣的大胆决定,家人和朋友起初都不理解。魏本欣也私下悄悄问自己,“这么拼老命,到底图个啥”?
2014年,被誉为当地铸造行业“大佬”的魏本欣,开始上山栽植榛子。
从镇上拉水抗旱保苗
魏本欣先将榛子产业的触角伸向了第一产业,帮助村民成立两个苗木专业合作社,成本价卖树,市场价收购。
对转让土地的村民,安排在园区当工人,年薪3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带来6000万元的收益。还安置贫困村劳动力500多人,直接收益1000万元。对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
让人没想到的是,榛子苗种上不久便遭逢大旱,附近仅有的一个水库早就见底。魏本欣心急如焚却也没有退缩,他不分昼夜,调动大小车辆十几台,400多人齐上阵,从皇华镇拉水抗旱保苗。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榛子树染绿了岭南岭北。
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随着发展,魏本欣成立了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苗木繁育+榛子收购+深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平台交易+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模式,实现了榛子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多业态发展。
魏本欣还成立了诸城市共好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榛子树,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庄3000户农户开展规模种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300亩榛子园,到7300亩的华山榛子种植基地,再到争取实现2万亩以上的种植规模,魏本欣的生命融入了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他正带领着胡沟村的乡亲们,在小榛子树铺就的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文/图本报记者刘燕
新闻推荐
□记者张鹏通讯员马语语报道本报诸城讯日前,诸城市深化探索“互联网+”应用,开发应用了“网上更正申报”...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