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舜王街道大辛庄子社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社区,90%以上的农户有种植甜瓜的传统。然而,今年种植户王清森原本种植甜瓜的大棚里,却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猴头"。咋回事?五一小长假,笔者前去一探究竟。 前不久,大辛庄子社区书记王焕新跟随考察团去荷兰考察时,当地波尔多庄园的经营模式让王焕新深受启发:一家四口种植着525亩葡萄,销售、储存、酿酒,年收入在600万欧元以上。采摘和酿酒还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这让王焕新羡慕不已。为带领村子发家致富,2008年,担任大型房地产公司高管的王焕新回到大辛庄子社区任书记。他改变以种植玉米、小麦、一家一户为主导的低产模式,带领村民通过到外地考察,发起组建合作社,全村1800亩地,种植了1500亩新密甜瓜。每年当地农户种植一茬甜瓜、一茬芸豆,亩收入在2万元左右。虽然收入可观,不过王焕新还是感觉到了差距。为了促进销售,合作社在村前建立销售市场,旺季时每天有100多辆车在此收购农户瓜菜,产品不愁卖。有的农户还将甜瓜烘干制成甜瓜干,打进了超市销售。 “国外一家一户的农庄模式暂时学不来,我们可以先从生态循环农业,加大产出效益上找出路。"王焕新说,从今年开始合作社组织农户种了7个棚20亩的生态农业试验田,轮种大球盖菇、甜瓜、芸豆。合作社把周边村里的玉米秸秆收过来,粉碎后淋水覆膜,让其腐烂发酵,然后堆到大棚里,堆到30厘米厚,压实后撒上菌种,一个半月左右就可以出菇。 王焕新告诉笔者,他们今年组织农民种了7个棚20亩的大球盖菇试验田。原先农民每年种植三茬甜瓜、一茬芸豆,亩收入在2万元左右,收入还算可观。但是,多年的大棚重复种植让他们感到了“危机",为此,他们积极探索能够生态循环的大棚生产模式。即先种一茬大球盖菇,收获结束后,再种一茬甜瓜和一茬芸豆,年收入能够达到4万元左右,实现种植效益翻番。 生态轮作种植新路子,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农业供给侧实践中“品"出了好滋味。在大辛庄子社区西边的大棚种植区,村民王卫华正在采摘大球盖菇。“今年1月份撒上的菌种,到现在已经采了5000多斤,蘑菇卖到了青岛、潍坊等地,批发价5元钱,听技术员说产量在4000-8000斤,一亩蘑菇可纯收15000元。"王卫华说,最好的种植时间是9月开始,这样春节前后上市,价格高,而且采摘完后种一茬甜瓜,甜瓜收了后再种芸豆,效益更高。 前来采购的客商刘季作告诉笔者,运到青岛市场的大球盖菇成了“抢手货",每斤卖到10元多,这几天他每天都会来大辛庄子采购。因为大球盖菇长在冬季,不需要化肥和农药,菌菇收获结束后经过发酵的秸秆,成为甜瓜种植的有机肥料,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大棚里的生态循环种植,还能彻底解决秸秆利用的“老大难"问题。目前,大辛庄子社区正在筹划建设更大的冷库,后期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到600亩,一条大棚循环种植的供给侧之路也逐渐清晰。 (徐春光)
新闻推荐
专家们就“探索双创路径激发活力之源”展开对话。记者尚平摄□本报记者王晓丽活力是一个城市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直接体现。魅力鸢都,活力无限。作为“...
诸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诸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