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家庭的未来,司来臣夫妇今年要在异乡过年。本报记者李岩松摄回家给妈妈过生日,还给大嫂带上了地道的济宁馓子。本报记者李岩松摄又是一年春运时,四方游子带着行囊返乡归家。行囊不管有多重,旅程不管有多远,仍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步伐,因为心的另一端有亲人的牵挂。在这回家的行囊中,可能有一条项链、一个红包、一份土特产……每份礼物,都饱含着对父母、恋人、子女的思念。
本报记者孔令茹
别人回家过年
夫妻俩却外出打工
1日,济宁火车站候车大厅里,48岁的司来臣和妻子邵女士的行李很是显眼。一个大尼龙袋子装着一床大被子,另一个包里则放着几件厚棉袄厚棉裤。
“我们不是回家,这是要去威海打工做养殖,这个年得在威海过了。”说完这句话,邵女士抿了下嘴,眼眶红了,一旁的司来臣转头看了看妻子,又低下了头。
司来臣家住济宁市喻屯镇,夫妻俩都懂得养殖。2017年春节过后,经人介绍两夫妇去了威海一家养殖场工作,一直忙到2017年12月份才回到家乡喻屯休息。在家里待了50多天,本想着陪儿子过完春节再去工作,但由于养殖场那边缺人手,夫妻俩最终还是决定提前收拾好行囊,远赴威海和同事们一起过年。
夫妻俩的行李中,专门带了一床家里套的大棉被。用邵女士的话说,“盖家里的被子,才有家的味道。”除此之外,行李中就是一些过冬的衣物和日常用品。
“刚给儿子准备好婚房,手里的钱紧张,趁着我们还干得动,多干几年挣点钱。”邵女士满怀憧憬地说,现在多攒点钱,过两年儿子成家后,就可以安心待在家里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
邵女士说,这是他们夫妻俩头一次在外过年。往年的春节,他们会在家里早早采购好年货、大扫除,今年无法在家过年了,夫妻俩提前安排好老人和孩子去亲戚家,才放心地离开。“好在是我们夫妻俩一起去工作,俺俩都在一起,走哪都是年!”邵女士笑着说,除夕当天他们会和同事们在食堂一起包水饺,只要以后的日子能过好,在哪儿过年都有年味。
请假远赴潍坊
只为赶上母亲生日
1日上午10点半,40岁的邱卫娜正在等候乘坐5040次列车回潍坊老家。这趟列车对于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腊月里开往母亲家的亲情列车。
邱卫娜娘家在潍坊诸城,4岁时跟随家人来到济宁,后来在济宁工作、安家。在外打拼的日子里,她每天都会通过手机视频与母亲聊聊天。由于腊月十七是母亲的生日,也慢慢成为她一年一度回娘家的固定假期。母亲每一年的生日聚会,她从未缺席。
“母亲今年83岁了,给她买了钙片和阿胶膏,给大嫂准备了她最爱吃的济宁特产馓子。”邱卫娜指着面前的行李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为了这次回家,她特地请了几天假,可以陪母亲住上几天。
与母亲一年一次的相聚,是邱卫娜每年最为盼望的时刻。“在手机视频里看了再多遍,也不如坐在母亲的身边听她说说话,最想听的就是母亲的方言,那种感觉真好。”邱卫娜说,不管自己年龄多大,只要在母亲身边,她就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孩子,还有人可以依偎。
新闻推荐
本报1月31日讯(记者丛书莹)1月31日,记者从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潍坊打造潍水记忆工程,建设400余处展示点,突出特色地域资源,侧重红色文化展示。有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中国柳疃丝绸...
诸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诸城,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