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诸城新闻 > 正文

他历经童年坎坷崎岖,磨砺出恬淡坚韧的内心。后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办事勤谨练达、为官专心职守,虽遇波折犹能自守,是朝廷颇为倚重的重臣。 卢荫溥:敢于任事,勤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1-25 03:51   https://www.yybnet.net/

卢荫溥为诸城璊村王氏所作的《王氏族谱序》残缺风化的卢荫溥神道碑■齐鲁名士

□本报记者鲍青

本报通讯员方志勇

元月的鲁西北乡野,清寒笼罩大地,霜露深重,万物萧索。在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的廿里铺村外,横卧着一块残缺风化的条石。拭去岁月积攒的灰沙尘土,可见有“太子太师大学士卢文肃公”等字样。

这条石是墓前的神道碑,墓主人则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名臣卢荫溥。他历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办事勤谨练达、为官专心职守,虽遇波折犹恬淡自守,是朝廷倚重的股肱耳目之臣。

北风飕飕而起,拂动稀松沙土,再度覆盖碑面文字。轮转播迁的历史,已将往日辉煌消磨殆尽,唯余它默诉昔日荣辱兴衰。

富贫轮回,坚韧向学

卢荫溥是含着金钥匙降临人间的。他的幼年生活,充满了幸福与欢笑。对他来说,贫穷和灾难,恐怕都离自己很远很远。其实,富与贫、福与祸,有时只在弹指一挥间。

卢荫溥的祖父叫卢见曾,是乾隆年间名满天下的两淮盐运使。他笃学好古,与大学者惠栋、戴震皆有往来。在扬州任上,卢见曾刻印文集,广纳宾客,被奉为海内宗匠。当时如郑板桥、吴敬梓等名士,都是他的座上宾和资助对象。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卢见曾在扬州举办“红桥修禊”,吸引了无数文人与会,被视为文坛盛事。初中进士的纪晓岚闻听此事后,即在诗文中表露了仰慕之情。

七年后,纪晓岚外放福建学政。赴任途中,他特意携家眷到扬州登门拜访。后来他还把心爱的长女纪凤文,许配给了卢见曾的长房长孙卢荫文。纪、卢两家,由此成了关系密切的姻亲。

卢见曾年老退休,政治威望依旧不减。乾隆帝下江南时路经德州,还不忘去看望这位功勋老臣。其长子卢谦,也以贡生身份任刑部陕西司郎中,后改湖广司郎中,又升为湖北分守武汉黄德道。

但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运动中,鼎盛之时往往也是衰败之始。卢荫溥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持续到了9岁那年。一场震惊朝野的“两淮盐引案”,让卢家走向衰颓沉沦,进而崩溃解体,最终星散四方。卢荫溥失去了祖父,离开了父亲。

当时两淮盐政积弊已久。盐商为谋取暴利,贿赂盐政官员,领取食盐销售指标,却不缴纳相应盐税。随着时间推移,盐商拖欠的盐税日积月累,成了再难填补的大窟窿。

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终于爆发。此案牵连甚广,即使年逾古稀的卢见曾也因在任姑息纵容被缉捕入狱,“逮问论绞”,不久病故。卢家被籍没家产,子孙连坐,卢谦“谪戍军台”,发配塞外戍边。豪富鼎盛的卢家,一夜之间楼塌人散,孤苦无依。

卢家的噩运还未结束。姻亲纪晓岚因泄露两淮盐引案机密,也一道被革职发配。卢家可以托付依靠的对象,只剩下连襟长山县袁家。

长山袁氏,也是显赫的官宦大族。家族代表人物袁守侗,任过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和直隶总督,其妻是山左文坛领袖王士祯的孙女。弟弟袁守诚曾任正三品的山西按察使。他们的祖母,是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之芳的爱女。袁守诚的两个儿子迎娶了纪晓岚的两个女儿。纪晓岚曾在文章中说:“余两女皆适袁曙海臬使(袁守诚字曙海)子,以臬使交情最为深厚。”当卢、纪两家皆陷困境时,袁家没有畏难惧祸,而是伸出友善之手,收留了逃难的卢荫溥一行。

有了袁家的庇护,卢荫溥的寄居生活尚属安定。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卢见曾剖雪平反,卢谦也遇赦复官。第二年,卢谦从新疆返回,出任广平府同知。已在长山四年的卢荫溥,也随兄嫂等人回到德州。卢家起死回生后,亲朋故旧纷纷施以援手,境况渐好,慢慢恢复往日生气。

盛衰的蝶变、幼年的苦难,磨砺了卢荫溥性格的坚韧和对名利的淡然。在长山时,他刻苦自励,未尝因家世跌宕而荒废学业;回德州后,更是一心向学,才干日精月进。

乾隆四十四年,为庆祝来年皇帝的七旬寿辰,朝廷在各省开乡试恩科。卢荫溥以19岁的年纪一鸣惊人,成为新科举人。两年后的正科会试,卢荫溥考中二甲第十七名进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科进士深刻影响了嘉庆、道光两朝的政局。当年的殿试状元,是苏州人钱棨。他是清代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乡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名)。而该科二甲第五名,是嘉庆、道光年间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曹振镛。他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著名者有潘世恩和林则徐。

清代另一位连中三元者陈继昌,和卢荫溥也大有关联。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卢荫溥充任会试总裁。当年的会元,起初众考官推选山东安丘人刘耀椿。但总裁官卢荫溥想起当年自己那科会试,钱棨因和主考官谢墉有同乡之谊,引起了士林的非议。钱棨屡次遭到指摘,以致仕途一波三折。卢荫溥为避同乡之私、保护刘耀椿,认为“吾为主考,而以山东人作元,私心难消”。他最后取了考生陈继昌的卷子,以其为第一,刘耀椿屈居第二。殿试中,陈继昌被点为状元,成为有清一代另一位连中三元者。

卢荫溥中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入仕伊始,他就遇上了一场残酷的“廉政教育课”。当年爆发了震动全国的甘肃冒赈案。经过调查,甘肃官员将捐监(读书人捐纳粮食,可获得国子监监生资格)应缴的麦豆私自折合成银两收取。甘肃官员每年谎报灾情,趁机将国家救济和所收银两悉数吞没。经过严刑审讯,陕甘总督勒尔谨被赐死,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等多名官员被杀,甘肃行政系统几乎陷入瘫痪。

年仅21岁的卢荫溥内心受到极大震动。他认为甘肃诸官腐化,根源在于人心未能节制贪婪,遇到利诱就随波逐流,乃至沆瀣一气。他在思索之余,也坚定了自己为官不徇私情、清廉坦荡的抉择。

升降荣辱,谈笑不惊

初入官场的卢荫溥,似乎常常因恬淡寡欲而受欺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该升迁的时候,朝廷总说没有空缺职位;要降职的时候,朝廷办事效率高得却出乎寻常。

但对于经历抄家连坐之灾的卢荫溥来说,这些皆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微微波澜,付之一笑即可。

乾隆五十年,朝廷对翰林院诸官考核,卢荫溥名列二等,应该予以升迁。但朝廷表示,如今冗员严重,没有合适的职位。卢荫溥享受“以应升之缺升用”的待遇,但何时升迁,并无明确规定。第二年父亲卢谦病故,卢荫溥回乡丁忧,升迁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乾隆五十六年朝廷大考,卢荫溥身列三等,立即被降职为礼部主事。礼部主事,一般是新科进士名次靠后者所安排的岗位。执掌翰林院的重臣阿桂,平素激赏卢荫溥的才华,此时也为他鸣不平。他上奏乾隆帝,认为卢荫溥干练任事,委身部曹着实可惜。乾隆帝却打马虎眼:“让卢荫溥任职部曹,正是看中了他办事的才能。”卢荫溥最终还是离开翰林院,前往礼部报到。

仕途虽然受挫,卢荫溥办事依旧尽心得体,往后的仕途也较为平顺。乾隆五十九年,他充任山西乡试副考官,第二年又提督河南学政,先后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帝病故。嘉庆帝迅速剥夺了权臣和珅的一切职务,并令他投缳自尽。朝廷形势风云突变之时,卢荫溥因母病故,只能作壁上观。嘉庆六年十一月,卢荫溥回到京师,充任军机章京。

军机处负责办理全国军政要事,事务千头万绪、庞杂无涯。军机章京负责具体事务,更是繁琐辛苦。当时川陕楚三省相继发生内乱,军情奏折如雪片般传来。卢荫溥兢兢业业处理公文,并辅佐谋划,出了诸多好点子,“多所赞画”。等到内乱平息后,卢荫溥下部优叙,升为礼部员外郎。

不久,卢荫溥因在京察中位列一等,再度面临升迁。但这次依然没有空缺,他被以道府记名备用。嘉庆十三年,卢荫溥升为鸿胪寺少卿,又迁光禄寺少卿。鸿胪寺负责安排典礼,引导礼节,教习官员仪礼。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和宫中膳馐。在嘉庆朝,乾隆年间繁琐的典礼以及奢侈的宴会多半被取消,两个部门事务稀少,形同闲散机构。对于办事能力极强的卢荫溥来说,富余的精力更多地是“数随大臣赴各省按事”,赴各地查办案件。

卢荫溥查案以事实为基础,不徇私情,许多疑难案件都得到澄清昭雪。直隶南皮县(今河北南皮)被革除秀才功名的徐丹桂,派遣弟弟来到京师,诬告知县彭希曾有贪赃受贿事。嘉庆帝此时正锐意反腐,对此案非常重视,希望能办成一宗铁案,震慑基层贪腐官员。他令卢荫溥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长绣前往南皮调查。卢荫溥经过缜密访查,发现此乃徐丹桂挟私报复,彭希曾为官清廉如水,并无贪腐劣迹。他顶住皇帝的压力,直陈此事,最终为彭希曾洗刷嫌疑,将徐丹桂按律治罪。

工部主事潘恭辰,负责监督琉璃窖生产。他做事认真,不随陋习,对部下属吏管理非常严格,严禁他们贪渎受贿,因而招致某些属吏的怨恨。他们诬陷潘恭辰“侵冒”公产,潘氏被下狱治罪。潘恭辰贫而无援,文书口供又前后矛盾,难以定罪,外界舆论以潘氏为冤。嘉庆帝微闻此事,命卢荫溥复审回奏。通过复审,卢荫溥认定潘恭辰无罪,严惩了诬告属吏。潘恭辰后来官至江西、云南两省的布政使,在任爱民如子,以清操知名。

秉公执法,潜埋祸端

卢荫溥办案尽心尽力,被嘉庆帝视为难得的“耳目”之臣,将一些军国大事交予他办理。

武英殿大学士勒保,任四川总督时,有侵害百姓的行为。卢荫溥接到线索后,立即呈递皇帝,并受命办理。最后,勒保的大学士头衔被罢黜,众人皆服膺他的果敢。

卢荫溥不仅善于司法查案,对治民理政也极为熟稔。他曾奉命到涿州房山(今北京市房山)一带查访灾情,办理赈济事宜。在房山,卢荫溥统计灾民数量,设置粥厂施舍,发放救灾物资,各项事务皆有条不紊,灾民免受冻饿之苦。

心细如发的卢荫溥,在施赈救灾之余,发现有不少灾民是从热河逃难而来。他再经查访,获悉不仅热河百姓乏食,就连军粮都难保障。他上奏朝廷,认为“热河官兵岁需米石,一向由承德府及所属厅州县领取银钱统一采买,如今遭遇灾荒,市价昂贵,应该稍作变通”,他建议暂时在京师官仓“拨米八千石,分运往热河,作为贴补兵粮之用”。此建议实施后,热河缺粮圆满解决,嘉庆帝认为卢荫溥心思缜密,敢于任事,勤勉练达。

嘉庆十八年,卢荫溥擢升为户部侍郎,并跟从嘉庆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当时清王朝国势动荡,民变蜂起,河南滑县人林清率数百人队伍,在太监引导下进攻紫禁城。卢荫溥在热河半夜闻报,急忙向嘉庆帝“面进机宜”,并提出皇帝“罪己”等数条平息民怨的建议。数日后,林清进攻紫禁城事件平息,卢荫溥“画夜勤劳”,临乱不惊,加官二级。

嘉庆二十二年,卢荫溥擢升兵部尚书,后因“实心任事”加太子太保,又调任户部并署理刑、吏两部的尚书。卢荫溥一身肩起三部尚书重任,足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信赖。

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卢荫溥六旬生辰,嘉庆帝褒奖他办事认真,亲书“延禧介寿”赐之。

第二年七月十八日,嘉庆帝从圆明园动身到塞外木兰围场秋狝。七月二十四日,驻跸热河避暑山庄。第二天,因身患暑热,“上不豫,向夕大渐”,黄昏时即病故。因事发急促,随扈大臣皆措手不及,卢荫溥建议立即找寻附有即位人选的诏书,早定皇帝大位。

道光帝即位后,任命卢荫溥为丧仪负责人,并让他和其他几位军机大臣共同草拟嘉庆帝的遗诏。

但突如其来的一场“遗诏”风波,差点断送了卢荫溥的仕途。而风波的始作俑者,则是十一年前卢荫溥亲手所办案件的当事人刘凤诰。

嘉庆十四年,有御史上疏弹劾时任浙江学政刘凤诰,检举他情性乖张,终日酣饮不视事。每逢考试,则不冠不带,来往号舍,横肆捶挞。当年乡试,刘凤诰不顾监考纪律,遍往各号房,为熟识士子讲解考题,帮他们斟酌文章,引起其他士子的严重不满。考试结束后,学子聚众示威,要求严惩营私舞弊的刘凤诰。

刘凤诰是个才情横溢但品行不端的怪人。嘉庆九年,刘凤诰任山东学政时,与山东巡抚铁保在大明湖宴饮。他即席赋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佳句,至今仍广为传颂。但他又贪财好货,常帮人办理乡试中举来收取贿赂。

嘉庆帝命卢荫溥和户部侍郎托津前往浙江调查。卢荫溥与刘凤诰虽不熟识,却有过一段交往。乾隆五十四年,刘凤诰中了殿试第三名探花,卢荫溥的兄长卢荫文中三甲第二十七名。刘凤诰知晓卢荫文是纪晓岚的女婿,因而平时有意接纳,两人交情匪浅。

刘凤诰知道纳贿事败露后,找到好友卢荫文,让他出面劝说卢荫溥,期望能从轻发落。但卢荫溥不为所动,坚持秉公办理,将事情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呈奏嘉庆帝请求严惩,借以匡正科考乱象,安定士子之心。嘉庆帝本想将刘凤诰流放到伊犁,但在卢荫溥进谏下临时决定:“伊犁路途虽远,而地方近成繁庶,著改刘凤诰黑龙江效力赎罪。”刘凤诰在荒僻的黑龙江呆了四年。而查案的托津、卢荫溥,受到嘉庆帝的褒奖,官运一路亨通。刘凤诰耿耿于怀,他在暗中注视着卢荫溥的一举一动,伺机寻求报复。

嘉庆帝遗诏事件,让刘凤诰如获至宝。

遗诏风波,连降五级

军机大臣托津、卢荫溥曾参与调查刘凤诰案,此时又共同草拟嘉庆帝遗诏。两人动手撰写,咄嗟立就,进献道光帝。在遗诏中,有追述乾隆帝出生之地的描述,军机大臣采纳嘉庆帝诗集中“避暑山庄”的说法。《遗诏》随即颁行天下,流布甚广。

刘凤诰立刻发现了这个致命的错误。他曾负责修纂《清高宗实录》,和嘉庆帝讨论过乾隆帝的出生地点。当年实录报审时,嘉庆帝发现父亲的诞生地变成了雍和宫,而他自己所认为的出生地,是承德避暑山庄,他立即敕令编修大臣予以查覆。

刘凤诰向嘉庆帝覆奏,乾隆帝确实生于雍和宫,而非避暑山庄。他找出乾隆帝所作的《雍和宫诗》佐证,乾隆帝在诗中自注道:“予实于康熙辛卯岁生于是宫也。”嘉庆帝“意始解”,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刘凤诰澄清了嘉庆帝的错误,立了大功,赏加太子太保。但嘉庆帝既没有发布上谕,彻底澄清这个问题;也没有修改诗集,纠正此前错误。所以只有极少数编修大臣才知内情,就连军机大臣也蒙在鼓里。

刘凤诰分析了朝廷局势后,找到了大学士曹振镛。他想借曹振镛之手,报当年卢荫溥不徇私情的一箭之仇。

曹振镛当时已是体仁阁大学士,却没有进入军机处。在清朝,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却无宰相之名。只有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才是货真价实的宰相。曹振镛没有进入军机处,不能参与军国大事商议,时常感到失落。当他听到刘凤诰的建议后,欣喜若狂。

曹振镛借皇帝召对之机,冷静陈奏此事:军机大臣所拟嘉庆帝遗诏存在严重错误,将乾隆帝诞生地误为避暑山庄。他指出《清高宗实录》开篇载明,乾隆帝诞生于北京雍和宫邸。

道光帝十分吃惊,格外重视。他令曹振镛传旨,严命详查遗诏错误缘由,令军机大臣明白回奏。道光帝特意绕过军机处,让曹振镛前往传旨,已经表示了对军机大臣的怀疑。

卢荫溥接到圣旨后,查阅了嘉庆帝的诗集,发现并无错误之处,便回奏道:“恭查大行皇帝(嘉庆帝)《御制诗初集》第十四卷,《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记》,诗注恭载乾隆帝诞生于山庄都府之庭;第六卷《万万寿节率王公大臣行庆贺礼恭记》,诗注相同。”

道光帝阅读回奏后,感到事情棘手。但他还是利用乾隆帝出生地一事,彻底改组军机处。他命大学士曹振镛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成为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则被逐出军机处。卢荫溥因屡立大功,仍留军机处行走,却被连降五级。而且需要六年无过,才能消除处分。

不久,卢荫溥从多部尚书任上调到不太重要的工部。但他很快以扎实的工作业绩,重新赢得了道光帝的信任。

老骥伏枥,心忧社稷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卢荫溥调任吏部尚书,同时兼管顺天府府尹事。道光帝在慢慢信任他时,却以“事务繁重”为由,罢免了卢荫溥军机处职务。这是道光帝的一次警示和考验。卢荫溥心静如水,依旧有条不紊地忙于处理政务。经过长久考验,卢荫溥顺利过关,于道光七年晋升为协办大学士。

第二年,卢荫溥七十生辰。道光帝御书“赞纶锡庆”额,以及“福”“寿”字,并诸珍物赐之。

道光十年,卢荫溥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但因为朝臣掣肘,他却难再有多少作为。三年后,卢荫溥屡屡以疾乞休。道光帝下旨褒奖他:“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有年,后因管理吏部、顺天府事务较繁,令其毋庸入直……殚心竭力,办事认真,一切悉臻妥协。”

卢荫溥以大学士致仕,赏食全俸。虽然致仕退休了,卢荫溥对朝廷形势也极为关心。他上疏道光帝,认为要对日益严重的鸦片走私予以关注,并派能员前往禁绝,才能保社稷长治久安。晚年生活中,这样的担忧,一直绵延不衰。

道光十九年,是卢荫溥中举第六十年。按照清制,中举六十年重逢乡榜,可重宴鹿鸣。道光帝下旨道:卢荫溥年登八秩,重遇鹿鸣,属熙朝盛事。著加恩晋加太子太傅衔,准其重赴鹿鸣筵宴。”

参加鹿鸣宴后不久,79岁的卢荫溥因病离世。道光帝赏陀罗经被,派成郡王带侍卫十员,前往祭奠,加恩赠太子太师衔,入祀贤良祠,并谥“文肃”。按清代谥法,“身正人服曰肃”,作为皇帝的股肱耳目之臣,“文肃”一谥尤为注重的个人品德。

“卢荫溥历任要职,办事兢兢业业,为官冲淡寡欲,是当时的股肱耳目重臣,深得皇帝的赞许和赏识。他的神道碑,将妥善保存安放。”黄河涯镇副镇长李宜乐说。

新闻推荐

潍坊荣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本报1月16日讯(记者丛书莹)日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授予潍坊“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称号。潍坊成为全国第五个被授予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地级市。潍坊先后出台了《关于评选扶持“潍坊民间艺术...

诸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诸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历经童年坎坷崎岖,磨砺出恬淡坚韧的内心。后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办事勤谨练达、为官专心职守,虽遇波折犹能自守,是朝廷颇为倚重的重臣。 卢荫溥:敢于任事,勤)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