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国胜张鹏
本报通讯员崔久良
11月30日,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暨表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诸城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这是该市继9月份蝉联“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在诸城,社会治安环境平稳有序,群众有共识。龙都街道邱家七吉社区,地处城郊地带,社区一些闲置的平房里,租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因为相处融洽,多年来没有发生治安事件。
日前,社区民警李治华收到警务助理“警情通”传来不寻常信息:有五六人在社区一村内租住房,经常夜间出入,白天却大门紧闭,村里人都无从知晓他们的工作。李治华获悉后,马上与警务助理前往调查。经多方查询,原来他们是临时调派来修理附近工厂锅炉设备的,锅炉白天正常运转,晚上停运后再进行检修。
李治华迅速获得信息,靠的就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让人人成为“朝阳群众”。诸城市坚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支撑,划分235个一级网格,1377个二级网格,7236个三级网格,为2020名网格长(警务助理)配备了“民情通”手持终端,开发APP功能,建成综治信息平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通共享平台、综治视联网三大平台,运用“大数据”支撑网格管理服务,实现综治工作可视化、智能化和扁平化。
同时,该市加强综治、公安以及各镇街园区衔接协作,建立完善集“动员、研判、发布、预警、整治、问责、考核”于一体的“平安指数”运行机制,将16处镇街园区、235个社区、459个居民小区,按照“蓝、黄、橙、红”进行四色预警,用数据和颜色的形式直观量化反映区域平安状况。每月向各镇街园区、社区、居民小区发布“平安指数”报告,精准防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实施“平安建设进万家”工程,利用有线电视把视频监控、典型案例等推送到居户家中,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参与群防群治和平安联创。
以全市综治平台为依托,诸城市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施“雪亮工程”建设,累计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万个,建立市视频监控公共关系中心和镇街园区移动可视云监控平台,与综治信息平台联网,实现治安防范“云监控”。
综治中心,是诸城当地社区的标配,这里不仅有“1名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长”实行24小时值班,还有公共法律服务室,接受当地百姓咨询。山东汇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国梁就是配备到社区的专业律师之一。“每天除了事务所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农村社区,综治中心门口张贴着我的执业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徐国梁说,现在农村居民咨询法律问题的越来越多,让律师进家里调解矛盾的也多了起来,如果当天不在服务室,会有电话不断打进来,或者在法律服务微信群里留言。
该市统筹全市法律服务力量,推进市、镇街、社区三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市级层面,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选聘5名优秀律师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市直部门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镇街层面,在综治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选聘49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社区层面,依托综治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择优选聘125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235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共同为每个社区补助1万元,打造起“政府掏腰包、顾问尽义务、群众得实惠”的新型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机制建设为抓手,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也是当地的一项工作。“我们建立了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民联调、专业调解和律师参与、听证法‘4+2’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开展‘万人下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等专项行动,依托各类调解组织、综治中心、群众信访受理中心和诉讼服务中心等平台,依法、依理、依情化解矛盾纠纷。”诸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志强介绍说。
近年来,该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和可防性案件持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6%和10.7%。2014至2016年三个年度潍坊市科学发展测评中,这个市群众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度都在94%以上,名列各县市区前茅。
新闻推荐
近日,诸城交警大队携手一家外卖公司,让该公司160名派送人员变成了交通安全宣传员。这些外卖小哥不仅需要自己谨记交规、平安出行,还要在给每一位客户送去外卖时,同时送去交通安全宣传材料。据悉,...
诸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