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
1至10月,全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65.2%,增幅居全市第一,总量居全市第二,为该区建区以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55%,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9.86%,预计全区GDP将实现年增长10%……在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区域GDP占比66.7%、外贸进出口占比48.7%,均列全省第1位。
11月,集中签约了20个重点项目,涵盖车辆进出口、航空、文化、清洁能源等,总投资近140亿元,涉及领域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体现了该区未来发展的活力和朝气。
这是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今年的部分成绩单,也是她多年来砥砺奋进、厚积薄发的成果。今年的11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迎来了她的25岁生日。25载风雨兼程,如今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早已成长为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创新实践和功能政策的带动下,保税港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5亿元,引进各类企业7180家,地方财政收入80亿元,为国家创收391亿元,工业总产值817亿元,进出口总额717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5%以上,在全国同类区域中名列前茅,综合实力在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位居第一。她的蝶变得益于其“自强不息、激情创业”的区域精神,得益于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得益于其打造了一支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干部队伍。
二十五年演绎精彩蝶变
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从积极申办自由贸易试验区到积极探索创建全国一流自由贸易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直在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姿态,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
1992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前身——青岛保税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保税区设立之初,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青岛保税区和兄弟保税区一起在摸索中不断前行。1999年底保税区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各项经济指标当年便跃居全国保税区第8位。
进入新世纪后,青岛保税区步入发展快车道。2002年,经济实力跃升到全国15个保税区的第5位,跻身全国先进保税区行列。2002年、2003年,连续发起研讨全国保税区发展方向的高层论坛,探索形成“保税区实施区港联动、建设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三步走”战略。
2004年,国家批复部分保税港区实施区港联动试点,青岛凭借自身的跨越发展及理论优势,成为全国第二个试点区域。2005年3月,海关总署正式批准《青岛“区港联动”试点方案》,青岛保税区“区港联动”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5年8月,青岛区港联动试点项目——青岛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全面开工建设;11月,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8个部委联合验收,开始封关运营,青岛口岸“区港联动”由此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8年9月,经整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前湾集装箱码头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9年9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11个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营;2011年5月,二期封关运营。2011年,全国保税港区第一部地方法规《山东省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条例》出台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结束了山东省长达18年没有整车进口的历史。
201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海关特殊区域整合优化发展要求,首先将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整建制划转至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理,2016年底,青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作出决策部署,将青岛出口加工区整建制划转至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理。至此,青岛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全面整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统筹管理范围规划总面积约69.77平方公里,率先实现了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功能政策叠加、融合发展,标志着青岛率先完成特殊监管区的整合优化,步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两个出口加工区划转至保税港区后,充分依托保税港区科学谋划和功能政策叠加优势,焕发出发展的集聚效应。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自划转至保税港区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额、财税收入分别达到划转前5年总和的3倍、4倍和8倍,已初步形成精密电子、保税物流、机械装备和高端棉纺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引进过亿元项目20余个,2016年底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特殊监管区排名显著提升。2017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9%,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1%,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97.3%。
2017年,青岛出口加工区坚持“在划转中理顺,在理顺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总体实现了人员、资产、财税、制度等各方面的有序过渡,园区发展势头喜人。2017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3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8.3%,实际到账外资同比增长632%。
二十五年发展成绩斐然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市部署,以勇往直前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探索实践,积极复制推广、先行先试,一路走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建成全国第一家“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国际橡胶交易市场,并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胶交易定价中心;建成全国第一家棉花交易市场;培育出全国第一家境外烟叶国际采购中心;培育了三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商务部审核正式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了集展示、交易、贸易、物流、集散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进口商品总部基地,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建设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提高检验检测通关速度,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对韩农产品一次性前置检测试点。
2017年以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加快推进区域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开发建设了区域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区物流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规划30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的高端立体仓库;4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竣工;30万吨冷链快仓基地一期运营。物流仓储规模将达到145万平方米,年周转能力突破500万吨。大力发展中转集拼业务,扩大出口拼箱业务试点,2017年1至10月完成出口拼箱约5.5万标箱,实现了转口功能进一步突破和完善。
规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拥有青岛第一家场外市场清算中心;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积极对接,拓展大宗商品保税期货交割业务,筹建北方期货保税交割中心。推进棉花、轮胎、乳胶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改造升级,橡胶轮胎检测实验室是检验检疫系统全国唯一的橡胶轮胎检测实验室,橡胶进口约占全国的50%;棉花检测实验室成为检验检疫系统全国最大的实验室,促进青岛口岸棉花进口占全国的60%。
聚力打造全产业链汽车口岸。汽车口岸于2012年11月获批,2013年7月正式封关运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独创“前店后库、港库店园、四位一体”发展架构。2014年12月,青保国际汽车城正式启动运营。2015年3月,打造出国内首家“互联网+汽车”模式的汽车口岸电商平台。获批建设国家级汽车检测实验室,相关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完毕。
2017年,青岛汽车口岸克服了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政策落差以及汽车口岸用地调整双重影响,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地位,在国内26个汽车口岸中综合排名第5。截至今年10月份,口岸累计进口整车4.5万辆,实现各项税收113亿元、外贸进出口135亿元,带动产生直接行业产值21亿元、关联行业产值63亿元。
推进新业态集聚发展。创新“文化保税”及特色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打造全省首个集进出口、保税仓储、展示、交易、鉴定、投资于一体的国际艺术品贸易平台,完成策划及规划工作并开工建设。拥有国检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开展对韩农产品一次性前置检测试点,开通全市首条中韩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通道。建成各类国际商品直营展示交易中心5万平方米。完成省内90余家进口商品直营中心的布局,进口快消品类企业300家,带动销售额过5亿元、进口额过10亿美元。致力于构建北方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服务最为便捷的原酒庄专业进口酒类综合服务平台的“酒·世界”项目投入运营。布局建设4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配备30万平方米跨境电商专用仓库,其中包括3.5万平方米的海外仓。在青岛海关和山东检验检疫局等大力支持下,积极打造青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落户青岛的电商企业打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并提供“一站式”服务。
积极鼓励高技术产业落地和创业创新。搭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服务平台,引进工程院院士、科技领军专家及业内拔尖人才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并推动研究成果落地,2017年底前预计将有7项研究成果投入生产。高水平规划建设国家高科技示范区,2017年10月,可容纳200余家企业的科技创业中心项目开业运营,助力保税港区以科技力量促进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创业者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创业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区内创业创新氛围浓厚。由港区扶持发展的文化创意创新空间“蛙声一片”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辐射带动效应持续放大。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建设拓展各类功能区。自2011年7月起,先后在省内潍坊(诸城)、德州(乐陵)、济宁(邹城)、临沂(沂水)、菏泽、泰安(新泰)以及河北石家庄、邯郸等地设立多个功能区。目前,潍坊(诸城)功能区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正式封关验收。
在多地设立功能区,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解决了土地等资源约束问题,还打破了行政功能分割,促进了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实现了保税港区辐射带动作用的最大化。据统计,截至到2017年上半年,仅临沂(沂水)功能区签约项目就达20个,涵盖机械电子、高端食品、汽车贸易、跨境产业、环保机械等高新产业,为当地引进总投资近42亿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8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要求,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率先作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承接落地,强化创新型区域和智慧园区建设,复制推广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争取改革创新试点,努力打造以保税港区为核心、以两个出口加工区为两翼的“一港两区”新时代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升级版”,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夯实基础。
新闻推荐
山眉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今夜细雨嘀嗒,泡一碗盖碗茶,放一曲古琴弹...
诸城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