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诸城新闻 > 正文

丹土村,一眼望千年

来源:黄海晨报 2017-01-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夏宗伟 王郡媛/文 冷炳豪/图

年月日,半岛都市报、潍坊日报社、日照日报社联合开展的“三市四镇古道行”系列采访活动,在五莲县潮河镇启动。

年月日,三市四镇古道行采访团第二次集中采访。

上午9时,车出报社,沿北京路向北,目的地,五莲县潮河镇。同行有摄影记者冷炳豪,文字记者王郡媛。

潮河镇地处三市(日照、潍坊、青岛)四县(五莲县、诸城市、黄岛市、东港区)交界处,是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驻地。因此,潮河镇有了一个更为时尚的名字———市北经济开发区。

车出城区,即将竣工的潮石路,与北京路接合处,仍设有一道路障。拐上山海路,西行米,走大约米长的土路,绕过路障。

双向八车道的潮石路,赫然铺在眼前,犹如机场跑道一般舒展。崭新的沥青路面颇具弹性,车不多,油门一点,车速便超过了公里。

公里路,路上遇到两个红灯,到达市北经济开发区办公大楼,仅用了分钟。

“北京北路通车后,开车从市北到市区,也就分钟左右!那时,市北经济开发区就真正成为日照的‘市北区\’了!”陪同采访的市北经济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副主任陈洪刚说。

他说的“北京北路”,就是潮石路。市北区的人,更愿意把“潮石路”,叫做“北京北路”。就像潮河镇的人,已经习惯把自己的家乡称作“市北的(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

是啊,离市区近一些,发展就会更快一些。

空间的距离无法拉近,但心里的距离,可以无限拉近。

在某种意义上,交通时间的缩短,就让两地之间的距离近了。

一条路竣工,一班客车投运,一次区划调整……都让人们感觉到市北、潮河,离城区更近了,离发展更近了!

丹土村,一个因丹土遗址而得名的村庄。据考证,这里在年前,就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城邦。

对大多数人来说,丹土遗址下的古老城邦,只是一个传说。人们只能通过散落在各个博物馆的出土文物,和田野里的零星陶片,极力想象曾经的繁华。一

拐下北京北路,往东,在沥青路上行驶一公里左右,就上了村村通水泥路。

路面一下子窄了许多,多有破损,前两天刚下过雨,有些泥泞。

一路东行,过王家窑村。

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在王家窑村东南拐了一个弯,掉头向东偏北方向流去。

河只有十几米宽,水流小的可怜,甚至不会超过一个家用水龙头的水量。河太小,以至于没有名字。河上有一座小桥,桥头的水泥栏杆上,用红油漆写着“丹土村桥”。

陈洪刚说,对岸就是丹土遗址。整个丹土村和村里的亩耕地,就在丹土遗址上。

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或许,眼前这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也曾水量充盈,草木丰美,滋养着数千年前在这里生息的先民。

过桥米左右,有两块石碑,立在路北的农田里,上面分别雕刻着“丹土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倘若没有这石碑,这里便和中国北方任何一个普通农村一样,普通的找不出任何特点。

丹土村多户,口人。石碑旁边,蔬菜大棚一字排开,透过塑料薄膜,隐约可以看到大棚里橙红色的西红柿和油绿的芹菜。种植大棚蔬菜,是丹土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二

留在村里打理大棚的大都是老人,年轻的大都在市北经济开发区的厂子里打工。厂子多,找个活还是很简单的,随便干点,每月也能收入两三千元。

在留下的人当中,宋云伟算是年轻的了。

宋云伟年出生,是村里的会计,每年能拿一万元左右的工资。家里也有个大棚,米长,8米宽。

一到年底,他除了核对好村里的账目,还惦记着自己棚里的西红柿。

宋云伟告诉记者,每年这会,大棚的毛利润能到两万元左右。今年的西红柿比往年要贵,南方的过来收,也得两块二一斤。等开春了,再种上芸豆、黄瓜什么的,一直能卖到夏天。所以对待大棚,宋云伟可是宝贝得很。

宋云伟只有一个儿子,岁,在镇上读初三。问起孩子的学习情况,宋云伟连连摇头,无奈地说:“明年就得中考了,考不考的上还是个问题。”考得上就让他去五莲一中或三中,考不上就让他找个地方打工去。

现在初中算是义务教育,花不了几个钱,等真考上高中了,花钱的地方就多了。搞大棚,还是看天吃饭,赶上好时候挣得多,要是老天不帮忙,一年就只剩下镇里发的一万块钱支撑家用了。

当记者问起有没有生二孩的打算时,宋云伟忙摆手。他说,政策放开后,村里第一个是女孩的大都要了二胎。他们这种头胎是男孩的都不敢要了,怕再生个男孩,负担重。“(孩子)要是考不上高中,就找个地方打工,我们就得着手准备婚房了。农村娃不比城里的,不上学都早结婚。”宋云伟笑着说。

现在考大学容易了,村里一年也能考出去四五个大学生,但在村民看来:“名声是好听,但是不‘实用\’。”

大学每年的学费,对家里来说就是一座大山,而家里也为此少了一个劳动力。等毕业回来,能不能找到工作都是问题,而没考上大学的,说不定孩子都好几个了。

对于丹土村的他们来说,教育远比不上生活重要。三

每天早晨,村民会把摘下的菜,送到村后的菜贩子那里。看货、谈价、称重、付钱,几个月的辛苦,终于变现。此后,这些蔬菜被装箱,运到南京、上海、广州等地。

岁的刘加英,在菜贩子库房里,把西红柿装箱。她生在丹土村,嫁到丹土村。女儿已经结婚多年,儿子去年刚结婚。“年龄大了,没种大棚!村里除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几乎都种大棚,每年两茬。赶上行情好,一个大棚一茬西红柿能收入两万多!”刘加英说着话,手里的活没有停下。

箱子是白塑料筐,啤酒筐大小。筐内套塑料袋,铺满一层西红柿,放一张隔纸,再铺一层柿子,一筐能装四十多斤。每装一筐,工钱1.3元,她一天能装六七十筐。“那些年轻的,一天能装多筐。”刘加英说。四

岁的杨从山,是村里的老支部书记,从上世纪年代开始,见证了丹土遗址的每一次发掘工作。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早早就提着一大摞关于丹土遗址的书,在村委会里等着。“年,我十五六岁,当时北京来了教授、专家,在村后挖土开方,不让老百姓近前,光听说挖出了不少东西!中央(国家)博物馆有6件文物是俺村出土的,五莲博物馆至少有三成是从这里挖出来的!”谈起丹土遗址,杨从山兴致勃勃,“最浅的地方,在河边,挖不到一米就有陶片。”

杨从山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翻地、盖房,经常能挖出盆盆罐罐,汛期河里发大水,也经常能冲出一些陶器。

1 9 6 3年左右,考古专家住在村里,会用饼干从村童手里换一些陶器;年前后,省里县里曾组织过大规模的文物搜集工作。“全村人都到村委大院开会,上边的人,带着铁锨、搪瓷缸子,换文物,好点的(文物)能换张铁锨,次(差)点的就只能换个茶缸子。”

丹土遗址发现于年,从年开始,各级文物部门进行陆续勘探,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中期三个连续扩展的城址。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城址,距今年以上,是山东省第一个经科学发掘最早的城。

丹土遗址的石碑在村北,村委会大院在村南,直线距离米左右。杨从山说,当年遗址发掘出的南城墙,就村委会大院北面。“现在全村的房子,就在遗址上,都是考察探测过以后,才允许盖的!”

如今在村里走走,许多有年头的生土坯墙上,还能清晰看到嵌在墙里的陶片。为了保护遗址,村前村后都装了摄像头。近几年,村里严格控制村民挖土、盖房,好多年都不划宅基地了。 

新闻推荐

62岁村妇十年替夫还债近百万姜恩兰获“凡人歌·山东十大凡人善举”奖

昨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在12月7日举行的第三届“凡人歌·山东十大凡人善举”颁奖典礼上,十年替夫还债近百万的铺集镇张家屯村村民姜恩兰成为10组获选者之一,这是姜恩兰继今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标杆的力量2013-08-21 23:47
猜你喜欢:
三市四镇古道行2016-12-19 00:00
评论:(丹土村,一眼望千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