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万兵
这个院长有点土
却让卫生院获新生
年的辛兴卫生院,用“烂摊子”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辛兴卫生院内科主任张金霞还记得,当时卫生院的病房里连个病人都没有,职工几个月没发全工资,在全市排名倒数。而就在这个时候,王金鉴作为新院长来到了这里。
辛兴卫生院副院长王术鹏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王金鉴的场景:他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中年人,个头不高,穿着一件灰色旧夹克。极为朴素的样子让大家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是新来的院长。“特土。”张金霞也坦言这就是王金鉴给她留下的第一印象。
他能帮大家脱困吗?大家都半信半疑。别的不说,院里那座因资金不足而烂尾的门诊楼就是王金鉴面临的头号难题。但接下来,王金鉴却着实让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金霞回忆,那时的王金鉴天天蹲守在工地上,鞋上满是水泥渣子,衣服上也是油漆涂料,“知道的他是卫生院院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建筑工人。”但就是这样,一座崭新的门诊楼在这个“不像院长的院长”努力之下终于盖了起来。不光如此,通过聘请专家、派本院医生进修,辛兴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有了飞跃式的进展。
不光是在这里,在农村卫生岗位上干了年的王金鉴,在年的时间里历任4个卫生院院长,每次都让卫生院重获新生。
病号跟着院长走
他的粉丝有不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自己很抠的院长,对病号和职工却极其大方,甚至还拥有着很多病号粉丝。每次他调到一个新的卫生院,总有以前的病人追随。
辛兴镇山东村的伤残军人刘淑臻就是当年追随他的“粉丝”之一。刘淑臻从部队复员后定期到镇卫生院诊疗。年月,初到该院的王金鉴偶然看到因病痛折磨而心情不佳的刘淑臻正在和值班大夫闹情绪,就上前和他聊起了家常。
了解到老人腿在战争中受伤截肢、子女又都不在身边的情况后,王金鉴就经常抽时间陪陪他,自掏腰包帮他买饭、打水。一次王金鉴外出培训,担心老人天冷路滑出门不便,还特意给了同事元钱,让他扛回两箱大碗面放在病房里。后来,老人不光看病找他,家里有了难题也要找他。
不仅如此,王金鉴对职工也很慷慨。年,辛兴卫生院家属楼落成使用,王金鉴也分到一套房子,都置办好了家当,却迟迟不见有搬进去的迹象。原来,当时医院聘来一名专家没有住处,惜才若渴的王金鉴就把新房让了出去,自己重新搬回集体宿舍。
年月,长期忘我工作的王金鉴积劳成疾,被诊断为肝癌晚期。但在最后的日子里,王金鉴仍然没忘了他付出一生心血的基层卫生事业。
他的家人回忆,在上海治病住院期间,王金鉴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一刻不停地学习人家医院的管理模式。临上手术台都不忘拿着手机拍下医院的宣传版画。
诸城市程戈庄卫生院的鲁桂梅和王金鉴共事5年。视王金鉴为大哥、为战友的他也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鲁桂梅清楚地记得,病床上的王金鉴曾经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假如上天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会让我的人生更完美。”
但在鲁桂梅和众多了解王金鉴的人眼里,无论上天再给他年、年、年,他还是会像现在这样把每一分每一秒时间用在工作上。“如果有来生,希望你好好地爱自己一回。”鲁桂梅说。
新闻推荐
男子网上办理贷款被骗2万元 反信息诈骗大队及时介入,将钱全部追回
本报10月19日讯(记者赵磊通讯员孟祥超王金鑫)诸城中年男子王某在网上办理贷款时,因疏忽大意被对方骗走两万元现金。10月19日,记者从诸城警方获悉,诸城市局反信息诈骗大队民警及时出手,成...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