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王某在网上浏览网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办理贷款的页面,手头正缺资金周转的王某按照网页的提示,填写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随后提交了个人申请。9月24日,王某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女子自称是网上贷款的受理员,现在已经审查通过了王某的贷款申请,但需要对王某的个人还款能力进行再审查。
王某按照对方女子的要求到某银行办理了新的银行账户,并在里面存入了两万元现金。新卡办理完毕后,王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中国银联放贷中心的男性工作人员电话,男子索要了王某新办理的银行卡账号等信息后,说等会手机会收到一条短信验证码让王某提供一下。因为王某当时已经知晓对方要进行验证,所以便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随后王某便收到了一条转账短信,说自己卡内的两万元现金已经转至浙江某银行的第三方理财平台上。随后,男子又指示王某到银行ATM机上进行下一步操作,在王某输入对方提供的一个陌生账号后,发觉自己现在正在给对方转账,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后,王某挂断了对方电话并报了警。
9月25日,王某来到了诸城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大队进行报警。在了解案件发生过程中,陌生女子的电话再次打来,办案民警决定假冒王某本人同对方进行周旋。对方女子再次让王某到ATM机上进行操作,民警均以不会操作等方式进行周旋,当民警提出让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操作后,对方均以需要本人操作为由拒绝银行人员介入,当银行工作人员要同对方进行对话时,对方迅速挂断电话。随后,先前自称银联放贷中心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后,也拒绝同银行等外人交流沟通,指示王某所有操作均需其本人一人操作。后来,对方发现民警在拖延时间后,黔驴技穷按耐不住情绪,最终露出了诈骗的马脚。
最终在民警的多方协调帮助下,被骗的两万元现金重新回归到了王某的账户内。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4日讯(记者赵磊通讯员孟祥超王立波)遗留在案发现场的一张奇葩“屌丝证”,竟成为了诸城警方循线破获盗窃车辆案件的关键线索,嫌疑人祝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装酷行为...
诸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诸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