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策划启动日照周边行活动,对形成的采访文章,我便希望可以尽量接近以下目标:这是对日照周边乡镇村庄的经济观察,这也是对日照周边乡村的民俗采风,这是对日照周边乡村的深度调查,这也是对日照周边乡村的现场采访,如果读者对上述四种新闻属性不感兴趣,也可以将之读成一篇行记。
经济观察,民俗采风,深度调查,新闻现场,行记。
五种文体相融(体现在具体篇章中,可能有所偏重),让有任何一方面偏好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周边行活动呈现到版面上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不悦读无阅读。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媒体却无法选择读者,尽量让读者的阅读可以愉悦起来,是我们周边行采访写作的追求。
我们的行走,因此增加了许多压力。
为了尽可能真实、自由地采访和记录,我们的周边行一路并不打扰工作压力本就很大的地方政府,确保我们出行的每一分钟都是在行走或采访中。由此带来的不利则是:当地的基础情况、文化背景等等,我们就只能从其他渠道事先了解掌握。好在现在的信息渠道多样而畅通,一般来说,在出行之前,用两个晚上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便可以对所要行经的乡镇村庄有一个完备的了解,这样的事前准备,是必须的,只有对采访路线上几乎所有的公开信息(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均了然于胸,才能在采访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我与我的伙伴们便在采访中,因为对当地情况的深度熟悉,而多次被采访对象误认为是当地乡邻。
但所有可以公开找到的信息,只能作为背景来掌握,我们尽量不让其出现在文章中,我们尽量让我们的采访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都是来自于踏踏实实的采访,都是来自于一笔一笔的记录,都是完全新鲜的,都是此前的天地间所不曾出现过的。
我们也由此体会艰辛:在诸城市桃林镇李家沟村,冷炳豪跟在一位村民身后了解情况,这位村民非常干脆:要采访我,拿钱来。炳豪要跟了进院拍幅照片,很干净的两个字:“不行”,同时是大力地关门,差点撞了炳豪的鼻子。在户部乡政府所在地大街上的小饭馆里,每人一碗面条就西红柿鸡蛋汤,简朴的午饭让老板无利可图,一个劲说:如果不是看你们态度这么好,你们的午饭我不做。在五莲诸城交界处的一处山庄,老板问过我们不是去消费的,干脆逐客:别下车了,有狗……
记者应该怎么做?文章应该如何写?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丈量,一字字书写,一次次行走,一篇篇呈现的。
与伙伴们携手,走在路上,秋风劲急,大地已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在这样的时光里,我们还能够为了理想而长行,真好。
新闻推荐
“不就是换个名嘛,咱老百姓该种地还种地,该打工还打工。”村改社区,不少人抱着类似想法。但在诸城,1249个村庄被208个农村社区取代后,这儿的农民却发现现实和想像的越来越不一样。“...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