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诸城,1249个村庄被208个农村社区取代后,这儿的农民却发现现实和想像的越来越不一样。
“七老八十还上学,你说稀罕不稀罕。”“现在俺养的水貂很少有生病的,多亏我参加了社区学院的特种动物养殖培训班。”这样的话在诸城常常可以听到。诸城百姓所说的学院,指的是农村社区学院。
顺势而为
农村社区教育“应运而生”
12月初的诸城,寒意初显。
不到7点,家住东枳沟社区的邬秀基简单地喝了点儿粥就出了门,今天她要和几个老姐妹,到社区分院听养生课。
不到10分钟,几个人就来到了诸城农村社区学院枳沟分院。枳沟分院里有培训教室、技能训练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硬件上的投资赶得上一所标准化学校。邬秀基要上的养生课被安排在能容纳200人的培训教室里,教室已基本坐满了。
“我们农民原来哪有条件听养生课?现在,社区请来大专家,谁也不愿意错过机会。”土墙社区的居民郝维安说。
随着农村社区化的全面推进,诸城市逐步认识到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平房请进楼房,关键是要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要达到这个要求,教育必须先行。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社区教育被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2009年9月,诸城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整合全市职业院校、电大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成立诸城农村社区学院;在13个镇街建起了标准化的社区分院;在208个社区成立了农村社区教学站,随时将课程送到田间地头。
现在,居民的生活已经被学习悄然改变。大源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说:“以前农闲的时候,居民们不是聚在一起打牌,就是蹲在街头,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自从有了社区教育,大家有了新去处。学技术、谈礼仪,成了俺们这儿最时兴的事。”
夯实基础
社区教育保障“后顾无忧”
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为农民搭建了一个直接获取知识的现代化平台,但是要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要建立与之配套的保障机制,诸城市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索。
围绕“教师从哪里来”的问题,诸城专门选调了21名年富力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教师为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专职教师,并按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除此之外,诸城市还组建了一批由专业教师、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及土专家组成的社区教育讲师团,以及一批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农技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
据介绍,截至目前,一支由132名专职教师、689名兼职教师,以及9750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教育队伍,正活跃在城乡之间。
围绕“教育经费从哪里出”的问题,诸城市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市里按照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镇街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分别安排新型农民培训经费和社区教育事业经费,并对市里安排的重大培训活动,政府给予专项补助。
注重实效
社区教育润泽“农民心田”
12月5日,诸城农村社区学院舜王社区分院开课,讲课的是特种动物养殖大户、兼职教师孙习建,他对特种动物饲养、防疫及交配产仔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听了专家介绍,明年养貂,俺心里更有谱了!”郭家埠社区西郭家埠村特种动物养殖户李风明说。今年特种动物市场价格下滑,有些养殖大户情绪不稳,这场讲座就是专门为他们安排的。
近几年,诸城越来越多的社区发展起了规模经济。东山社区的水貂养殖、乔庄社区的工业园区、大源社区的生态农业、土墙社区的纺织加工业……这些社区的新产业发展都需要懂技术的农民。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诸城社区教育课程设置11个大类的几百门课程,形成以种养户、农村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外来人员为培训对象的5大模块,全市每年有2万多人接受创业就业培训,培训转移劳动力1万余人。每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300余期,累计培训60多万人次。
将课堂延伸到网络,是诸城市提升社区学院教学水平的又一高招。“诸城终身学习网”编织起满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纵横多向的立体式农村社区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网站建有新闻快递、政策法规、在线学习、便民服务等多个栏目,还有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内容涵盖种植、养殖、生产、普法、文化、养生等多个方面。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如何让在家的农民跟上社会飞速变化的脚步?网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诸城市教育局局长、农村社区学院院长李庆平说。
新闻推荐
临清市检察院派驻市南检察室自成立以来,立足执法司法监督、受理群众诉求、开展法治教育、预防职务犯罪等职能,较好地发挥了派驻检察室“接地气”“减压阀”“连心桥”的作用,曾多次接待聊城...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