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封
贾六儿插话说: “魏老伯,不骗你的,我家大人真的是高阳太守。”
贾思勰说: “大伯,我这次下来,就是想探究探究乐陵栽种金丝小枣的事儿。如果我骑马坐轿,前呼后拥的,怎么在你这里住得下,你们有什么话儿也不敢跟我说了,那我怎么能得到我想知道的事儿呀。”
“哎哟哟,俺家这是烧高香了呀,把大人您给敬来了。您是俺们的父母官呀。”魏臣民父子慌忙站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魏臣民 “家里的”和翠芬、小囡从里屋奔出来,不认识似得打量贾思勰。魏臣民 “家里的”念叨着: “咱真是修来了福了,修来了福了。”
贾思勰笑了,说: “大伯,我以前是你们的父母官,现在不是了,你们乐陵在7年 (公元516年)前划归沧州郡管辖了。”
这时,里正撂下酒杯,一抻脖子咽下嘴里的鱼肉,扑通跪在贾思勰跟前: “小人实在不知是大人驾到,伺候不------嗯,嗯,没伺候大人,请大人赎罪。”又转头对魏臣民说:“老魏头,啊,不,魏老伯,那两成我不要了,不要了。”又转回头: “大人,小的知错了,真不要了。”
魏臣民赶紧解释: “里正老弟,你这是干啥唻,我根本没和贾大人说那事儿。”
贾思勰说: “里正站起来说话。大家依旧坐原位,都坐下说话。里正,你刚才说的什么两成不要了?”
里正话音颤颤地说: “这,这,大人,是,是这样,有外来客官到乡民家里食宿,住户收取的吃住钱,我,我要从中提两成。要是住家送人情少收了钱,我也是照原价拿两成。小的贪心,小的知错,以后不敢了。”
“哦,是这样。你跑腿受累,可以拿。只是,不得盘剥。”
里正诺诺: “小的不敢,小的谨记。”
魏臣民接话说: “贾大人呀,俺们的里正也是个守本分的人呢。”
贾思勰举起酒杯,欢悦地说: “大伯,我啰唆一句,在你家住了多日,真是添了许多麻烦。不过,我不客套了。今天借花献佛,这桌酒饭算我请你们。还有里正,来,干了。”
按照贾思勰的嘱咐,魏臣民一家和里正在他离开王陌阡村子之前,没有泄露他的身份。
只是,魏臣民那天下午去放羊时,鞭子甩得山响。
魏继先枷枣树时唱起了栆乡小曲儿 《大实话》。
里正迈着鸭子步临走时对魏臣民说: “老魏头,不,往后叫你老魏哥,够意思。”
村里人问魏臣民 “家里的”和翠芬: “住在你家的客官整天往枣树林子里钻,捣鼓啥呢?他是干啥的?”她们说: “说不准呢。”
小囡放不住话,抢着说: “爷爷说他是个太守哪。”
苏东坡帖求无核枣
《山海经》: “北号之山,有木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此即吾乡之虚中枣也,出青城县。汉上林苑有枵枣,见 《西京杂记》。又东坡有 《与蒲传正觅柿霜无核枣帖》,元遗山有跋,见《玉堂嘉话》。
(枵枣:无核枣。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乐毅枣》: “今青城县产无核枣,一名虚中,即 《西京杂记》之枵枣也。”)
《玉堂嘉话》:李伯时画 《明皇乘三鬃赤骠》,后跋云: “昔李将军思训画明皇拥嫔御数十骑摘瓜,伯时仍为山路小桥 (至元元年与翟处正观于东平武济之家)。”又观 《东坡与蒲资政传正书》,并《觅》《柿》《霜》《无核枣》四帖,有张行简、董师中、元遗山跋语。
宋朝熙宁八年 (公元1076年)八月十八日早上,日上三竿时分,从密州 (今诸城市)北城门里走出两匹高头大马,马上分别坐着主仆两人。二人出城踏上大道,打马扬鞭,直奔乐陵方向而来。
四天后的黄昏,主仆二人穿过乐陵县城所在地咸平镇 (今旧乐陵村),又行数里,来到杨安镇上,找到一家 “苏记客栈”住下。店家送上开水,仆人给主人沏上香茗,又去张罗晚饭。
饭后,主人吩咐仆人叫来店家。店家碎步小跑来至房间,殷勤地问: “请问客官有何吩咐?”主人说: “店家,我们要在你这里住些时日,听说你们这地方出产金丝小枣和无核小枣,想看看枣树林子,还有哪些好去处说来听听。”
(9)
新闻推荐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诸城市发放2012年度城镇退役士兵享受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和待安置期间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依据相关政策,诸城市对申请自谋职业的转业士官及城镇义务兵共发放自谋职业补助...
诸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诸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