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寿光 > 正文

这些基层“领路人”领着村民奔向更好的明天

来源:济南日报 2019-12-16 11:08   https://www.yybnet.net/

朱宝才查看村内大棚西红柿长势。

高明带领村民开展徒骇河沿岸村内环境整治。

侯丕升(右二)制作的特色蒜辫子。

编者按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离不开基层的努力。在基层抓党建强班子,不仅有助于一步一步地促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还将让广大农民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近日,记者来到济南市多个区县,深入采访了数个乡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感受着这些基层“领路人”如何带领着村民一步一步地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孙耿街道杓子李村党支部书记朱宝才

党建做龙头因地制宜蹚出本村发展新路

走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孙耿街道杓子李村,一座座新建的钢架大棚星罗棋布,一条条宽敞的水泥道路阡陌相通,这里村庄美丽、村民热情,一派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令人欣喜。

杓子李村共有278户、1106口人,党员32名,是远近闻名的“户均两个棚,人均3万元”的富裕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朱宝才的带领下,杓子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壮大集体经济、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杓子李村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村、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强化组织建设

党建活动更加接地气有温度

为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朱宝才带领村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班子“集体议事制”,凡是支部重大事项决策,都要召开村“两委”会议出谋划策、统一思想。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改变“一人讲、大家听”的旧模式,而是在每次集中学习后都带领全体党员进行义务劳动,清扫垃圾、清除杂草,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等,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党员参与热情,让主题党日活动更加接地气、有温度,也让“党味儿”更浓厚。

朱宝才还十分注重突出支部党员大会的审议监督职能,鼓励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在杓子李村文化广场建设初期,有个别工程队上门找到党支部成员,试图不通过招标来承包项目。为确保任何工作不搞特殊化,朱宝才立即组织召开支部党员会议进行投票表决,党员们一致决定文化广场建设必须走招标程序,最终村文化广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完成。自此,村里凡是拆迁、建市场、调整土地等大型项目,一律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公开公正进行。

壮大集体经济

村里建起高标准育苗大棚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朱宝才多次组织村党支部成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经过多次讨论和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赢”的增收目标。

为了打通蔬菜销售渠道,朱宝才带领村党支部多方筹资30多万元,在村南面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并设立宣传网站,吸引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客户前来,有效解决了村民卖菜难的问题,使得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大棚蔬菜。菜好卖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带动了更多群众开始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目前,全村蔬菜大棚达到638个,实现了“户均两个棚”的目标。

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提高了,种植管理技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朱宝才多次组织群众前往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并投资3万余元,与寿光蔬菜专家签订技术扶持协议,开创性地创办了济阳区第一家蔬菜视频医院,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了群众的种植技术难题。

此前,村民从寿光购进大棚种苗多面临路途远价格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朱宝才积极与寿光的蔬菜专家联系,筹资60万元,建成了4个高标准蔬菜育苗大棚,一年可育苗360万株,每年收益20余万元。育苗大棚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购苗问题,也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年两季种植西红柿。在新的种植模式下,土壤有了换茬间隙,产量成倍增长,同时错开了大棚西红柿集中上市的季节,西红柿能够高价卖出。杓子李村的蔬菜市场日交易量超过10万公斤,平均每个大棚收益超过4万元。

物质精神齐抓

文化广场成村民好去处

“村庄重新规划后,我们去哪里都很方便,家门口也一下子敞亮了起来。”一名村民这样表示。朱宝才带领村党支部利用2年时间,拆除旧房危房860间,并对村庄重新规划,新开通了一条东西向大街,形成了“四纵四横”的村庄规划格局。先后筹集资金56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建起了凝聚民心、鼓舞干劲儿的“康庄大道”。目前,杓子李村房屋整齐、环境优美,成了全街道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硬件”提升了,“软件”提升也不能少。朱宝才多方筹措,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藏书6000余册的农民书屋,党员活动室、村民娱乐室也一应俱全。(文/图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吴莎莎)济阳区垛石镇大赵村党支部书记高明规划生态文化游推动村庄大发展

高明是济阳区垛石镇大赵村党支部书记,在带领大赵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不断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率先垂范、主动作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带头人的担当。

知识就是力量

学习笔记他写了一本又一本

“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通过个性化的创意,

将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乡村与都市相融合”……像这样的笔记,高明记了一本又一本。他任职的大赵村,位于多为沙壤土质的徒骇河北岸大堤,适宜种植柿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赵村由以前单纯种植林果到如今发展乡村旅游采摘,初步实现了强村富民。但在高明看来,“我们村的乡村旅游与不少样板村相比还有差距,必须得多学多看。”

四年来,他参加省里举办的“好客山东文化品牌”培训会、市里举办的自驾游培训会,到即墨学习“融合天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的做法、到韩国学习乡村旅游建设……每次的学习交流机会他都倍加珍惜,回到家连夜做好笔记,并附上自己的学习感想。通过学习,他发现销售柿子成本低,必须实现深加工、形成产业链才能增加产值。于是他向镇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由镇政府协调有关食品工厂,希望将柿子做成饼干去卖,虽然最后由于柿子水分太大没能成功,但高明的这一实践得到了群众的认同,大家纷纷鼓励他今后继续寻找深加工的办法。

文化节当平台

为办好柿子节他几天不合眼

大赵村以金镜柿园为切入点,依托风景秀丽的徒骇河,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柿子文化节。“每年柿子文化节都是我既高兴又担心的时候,高兴的是种植户的柿子销售不成问题了,担心的是怕对外地来的游客服务不周。”为此,从柿子节举办日期确定起,他就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得闲。从主舞台广场的清理、道路两旁的规整,到“柿娃”(柿子节吉祥物)的翻新、柿园的排号,再到参加“柿王评选”活动的种植户家挨家挨户收柿子、进行节日期间的文明宣传等,事无巨细,凡是他能想到的都要亲自安排好。

柿子节开幕式的前几天,高明就住在村广场旁的办公室里,一大早迎接演出公司,帮着他们布置会场。柿子节期间,他更是不敢放松,一旦赶上下雨天,有游客的车陷在泥地里,他就赶紧帮忙联系免费拖车……一件件小事让群众都看在眼里:“高书记就像我们村的家长一样,啥事都为我们着想,想得也是真周到啊!”通过柿子文化节的举办,大赵村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柿农一亩地可增收5000多元。

敢干求突破

规划打造风景带他全力以赴

“我们已经把徒骇河南岸杨树林的招标工作做完了,等着河务局办下砍伐证,就能在那里打造风景带了。”这几天,高明正忙着风景带的事情。

大赵村这几年森林覆盖率增加到了95%以上,除了栽植柿子树,还有梨树等,以前光秃秃的平原如今变得郁郁葱葱,全村的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发展了起来。高明认为,徒骇河南岸这片50余亩的杨树林,完全可以和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花树风景带”,延长旅游时间,增加旅游人气。于是他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将这片杨树林以村委会的名义承包下来,以便村里拥有更多主动权。经过他的努力,目前已经和区河务局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等办下砍伐证就将着手准备申请相关旅游项目,实现风景带的规划打造。

在其他村级工作中,他也是一心为群众着想、一心为大赵村谋发展。在完成“村庄规划”后,全村“四横三纵”的道路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修建150米的地上水沟,徒骇河的水将通过水沟被引入田间地头,彻底解决了浇地难的问题。(文/图 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刘亮荣)商河县白桥镇东瓜王村党支部书记侯丕升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在济南市唯一的整建制大蒜生产专业镇商河县白桥镇,有一名连续多年任商河县人大代表、白桥镇优秀村干部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就是东瓜王村村党支部书记侯丕升。自2013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带领232户村民昂首阔步地向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

瞄准班子建设强基础

作为一家之长的侯丕升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重点从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从强化村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入手,东瓜王村不断提升村“两委”为民办事能力,为推进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东瓜王村对无职党员均设岗定责,包括政策宣传岗、环境治理岗、民事代办岗等,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同时从致富带头人、复转军人中发展党员2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引导党员和致富带头人通过领办、创办大蒜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

借助产业项目促脱贫

“多亏党的政策好,村里每年给我分钱,我现在真是赶上好时候啦!”东瓜王村贫困户侯甲圣说。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侯丕升带领村班子经过前期多方调研,立足白桥镇大蒜之乡的实际,于2016年申请扶贫资金76万元,建设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的恒温库一座,恒温库建成后,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获得收益后,东瓜王村第一时间开会研究贫困户的生活问题。通过每年拿出钱救助贫困户,冷库项目每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为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东瓜王村租赁其他村庄建设用地,建设了55千瓦的地面光伏发电站一处,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提升环境让村庄换新颜

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侯丕升通过白桥镇政府以及帮扶单位多方申请、筹集资金,投资80余万元对大街进行硬化,又筹集50余万元,对村内的小巷全部进行硬化。其他困扰群众多年的问题,侯丕升也时刻挂念着。他对村内的通电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换,并使得东瓜王村实现了自来水通村入户。2018年,东瓜王村又新建了文体广场,让文化活动有了好场所。

目前已是初冬,但走进东瓜王村,景色依旧非常美丽,村内5条大街两侧都被樱花、海棠、紫叶李包围着;1800多米的排水沟让老百姓告别了“黑臭”味儿。事事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让侯丕升成了村民的“贴心人”。“我们村现在一点也不比城里差,你看我们村的活动广场,和城里的公园差不多,有亭子,老年人坐在里面聊聊天,两边还有一个广场舞场地,年轻人常来这跳广场舞,这边还有许多健身器材,小孩子们放学后都在这玩。多亏我们的贴心人侯书记啊!”一名村民这样表示。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能为他们办好事,我心里就舒坦,并不求任何回报。”侯丕升这样表示。

(文/图 本报记者 郝倩)

新闻推荐

寿光市医疗保障局追回医保基金700多万元

□记者石如宽戴玉亮报道本报寿光讯今年,寿光市医疗保障局精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截至目前,该局协议追回医保基金747.45...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这些基层“领路人”领着村民奔向更好的明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