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如宽
8月15日,暴雨后的第三天,寿光市洛城街道刘黄路,道路干干净净,路边的排水口还放着几条空瘪的水龙带。南范村村民范来德在路边经营蔬菜合作社,听说台风预警后,他就准备了沙袋。“雨水很大,但都通过地下管网排出去了,沙袋没派上用场。”范来德说。
去年8月,“温比亚”台风来临时,范来德的蔬菜合作社停止了营业。“整条路上都是排水管,路成了沟渠,店就没法干了。”范来德说。
“正是有了地下管网,刘黄路才不至于受灾,群众排水才有了‘出路’。”南范村党支部书记范全德说。
去年灾后,洛城街道规划实施排涝面积约1.5万亩的农田排涝工程,建成了“四横三纵”七条骨干排水沟。其中,刘黄路地下管网全长3.2公里,与沿途棚区地下网络相连,通过主管道,最终流向城市管网。
去年洪灾时,308国道纪台镇路段,路两侧都排了密密麻麻的水龙带。道路成为排水渠,车辆一度无法通行。今年还是这段路,也是台风造成的洪灾,但车辆通行顺畅,不见积水。
东方东村村民李秀芳把大棚的积水排到308国道边上的沟渠内。“这个沟渠是暗渠,棚里的水排到这里,然后流向丹河。”李秀芳说,水排得出去,菜农心里就不太着急了。
李秀芳家大棚所处区域较洼,为改善该区域易涝问题,寿光市投资完善该区域水利管网。纪台镇规划了“四横六纵”的农田排涝体系,投资2.27亿元,建设了总长度172.5公里的排涝管网。
自去年12月开始,寿光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了道路排水设施工程建设,构建道路排水与其他水利工程互联互通的排水网络,先后建成了254公里的骨干水网和1018公里的县乡道路排水工程。
“这些管网,实现了大棚积水由棚入管、由管入沟、由沟入渠、由渠入河、由河入海的互联互通,加快了大棚区和受涝农田的排水速度和效率。”寿光市水利局局长燕黎明说。
8月16日,寿光市洛城街道梁尧农业园区,马前村村民马文明在大棚里为黄瓜落秧子。前天他刚摘了400多斤黄瓜,收入1200多元。
马文明家的大棚位于梁尧农业园区最东侧,5米外就是整修加固的丹河堤坝。“都是这座堤坝的功劳,雨水那么大,泄洪量这么大,大棚没受什么影响。”马文明说,要是堤坝没有加固整修,新建的大棚就危险了。而在2018年洪灾中,他家的大棚因河水漫坝被淹。去年,马前村150个大棚因为河水漫灌被毁。而今年新建的80个大棚,一个也没有进水。去年马前村丹河堤坝的高度在2米半左右,宽度3米。今年,整修加固后,坝高加了1米,坝宽加了4米。
2018年洪灾过后,寿光投资36.12亿元,建设弥河丹河防洪治理工程,疏通了河道,加固修高了堤坝。
“多亏修了堤坝,我们村今年没有进水。”上口镇口子村村民李继广说。去年口子村整个村都进了水,村民的家具、电器、被褥等,都浸泡在水中。今年,寿光在羊田路西侧新建了一座坝高六七米的新弥河河坝,疏通了河道。在口子村段共有3个涵洞,都改造安装了电动闸门,现场安排值班人员,可根据实时情况随时关闭闸门。同时在新建河坝,安排专门人员蹲守。
“口子村一共1138户村民,南北53排房子,今年没有受到洪水灾害。”上口镇广陵片区片长刘勇说。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8月10日上午9时至13日上午6时,化龙镇降水369.7毫米,为寿光降水量最大的镇街之一。但化龙镇镇区及各村均未形成内涝,雨水即下即排,域内雨水全部通过村内排水沟排入县乡干道排水沟渠,最终汇入王钦河、乌洋河、龙泉河、伏龙河等镇域内主要河道。
“在全市水利工程带动下,我们精心织就全域水网,成功抵御最强降水。”化龙镇党委书记韩效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金凤潘来奎这两天对于寿光市羊口镇南宅科村的村民来说,比过年还高兴。在当地法律事务所的公证...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