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6日,寿光孟家官庄村,村民坐在自家垮塌的大棚上,望着远处的积水。新时报记者刘玉乐 摄(资料照片)
2018年8月,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潍坊寿光在一场台风中遭了水灾,20多万个大棚受损。
2019年3月,年味儿还残余在各家的门户和街道的两旁,红灯笼上还粘着爆竹的纸屑,赵显政和媳妇商量,是时候把塌了的大棚搭起来了。
毕竟,他们还得种菜:“想吃啥吃啥,该干啥干啥,日子不还得过下去?”
水泥柱上的水渍记录着当时的水位
在寿光,蔬菜大棚不仅代表了赖以为生的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的象征。当地人会用“玩棚”这样的说法来描述自己的职业。比如,在一个村庄的十字路口,聊天的老人当中,有人会这样感慨:“老了,不玩棚了。”
因为“不玩棚”,这位老人也说不清楚自家在一年前的那场洪水中“倒了多少棚”——“俺也不知道,年轻人也不说。”
2018年8月,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潍坊寿光在一场台风中遭了水灾。根据潍坊市政府发布的信息,潍坊有16名居民因此死亡或失踪,紧急转移的居民有17万人之多。那是当地自1974年以来最严重的水患。
水灾的一个直接后果就反映在蔬菜价格走势上。华北地区菜价涨幅明显,香菜一度卖出每斤30元的价格。
洪水曾像一头迷路的野兽那样在田间乱窜,一年之后,寿光的街道上已完全看不出影响。但一些地方,比如说,308国道南侧的东方村的大棚区,仍能看出它的踪迹:多数蔬菜大棚已经完成了重建,或已经搭建到最后的几步工序,但仍有一小部分还有待重建。
当初,仅这一个村庄就有160余个大棚倒塌。
倒塌的大棚有两个属于秦志伟。他原本做化肥运输生意,在一个兄弟的劝说下,搬家到寿光种菜,为此借了债。“钱还没还完,棚又塌了。”
他掀开塌掉大棚上的塑料薄膜,下面的生态系统里,能够清楚看到水灾后这一年的物种变化:地上长着各种杂草,繁盛的野生荠菜挤成一团,开出密集的白色小花。这块土地水灾前刚施过肥,水灾让野草野菜“因祸得福”。
大棚的水泥柱上仍有水渍,清晰记录着当时的水位。由于地势,从西到东水位逐渐升高,东北侧和北侧土墙在水的浸泡下陷了一块,形成缺口,风从那里灌进来。
重建一个大棚需要8万元左右
大棚的建设费用,有一半用在物料上,包括支撑大棚的水泥柱子,构建大棚骨骼的竹竿,覆盖在上面的塑料薄膜,还有冬天给大棚保暖的棉被。秦志伟不打算买棉被了,他想的是把破棉被拿来,收拾收拾应该也能用。
不少人有同样的打算。村民赵显政家的两个大棚倒了一个。那是他两年前建的,本来指望着能用一二十年。这次重建,他去附近的市场购买各种材料。根据他的账本,250根柱子共花费9200元;铁丝2.9元一斤,共需要1000斤左右;人工费1万元左右;土墙9000元;1850平方米的薄膜要铺上两遍,至少5000元。
“你看看,这上面最小的一笔是700(元),二三百(元)那些钱都不稀罕记了。”他说。
迄今,赵显政为重建投入了大约5万元。他从塌掉的那个大棚上拆下仍可利用的物料,将它们用于新的大棚。这样估算下来,重建需要8万元左右。如果不是废物利用,要花12万元。
他还记得一年前下个没完的雨,后来的信息显示,那是寿光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强降雨。
水灾两个月后,他的大哥赵显滨问过他:“你那个棚还搭吧,我找人给你建起来?”
“太晚了,明年再建吧。”
赵显滨从事的是建筑业,只不过建的是蔬菜大棚。寿光水灾后,他带着队伍从山东另一地回来,给村里建大棚。
今年菜价“奇好”一个棚就卖了4万多元
灾后,许多大棚仅排出积水就持续了两个多月。随后,温度下降,进入秋冬季,一些大棚没有立即重建。据报道,寿光有10.6万个蔬菜大棚受灾。到2019年3月,寿光市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里说,“10.1万个受灾蔬菜大棚恢复正常生产”。
2019年3月,年味儿还残余在各家的门户和街道的两旁,红灯笼上还粘着爆竹的纸屑,赵显政和媳妇商量,是时候把塌了的大棚搭起来了。
毕竟,他们还得种菜。“想吃啥吃啥,该干啥干啥,日子不还得过下去?”
在寿光,一户人家拥有3个以上大棚是很常见的情况。灾后,重建这些大棚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赵显政说,许多无力投入的人选择了外出工作。“棚都倒了,没钱建那不就出去打工了?”
许多寿光人去外地打工,仍离不开大棚——他们从事大棚搭建和大棚种植技术支持工作。据村民介绍,做搭棚的劳力一天能有200元的收入,而做技术指导一天则有500元。
考虑到重建大棚问题,灾后,当地政府发布了一项贴息贷款的政策。东方村所在的寿光市纪台镇,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贴息贷款在灾后两个月便已开始办理,借贷的金额大多在20万元到40万元之间。
据统计,到2019年3月,寿光发放的灾后重建贴息贷款有4.34亿元。
但是,秦志伟不是寿光本地人,无法获得这种贷款,他只能再次举债重建。
今年,茄子等蔬菜价格良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受灾者的亏空。在纪台镇从事蔬菜收购的菜商刘心玉说,茄子刚开园的那个月,价格相当好,有些种得早,一个棚已经卖了4万多元。
秦志伟看着棚里残破的薄膜说,今年菜价“奇好”,但只能用于“打饥荒”——“打饥荒”的意思是,还债。
在一个收获的早上,赵显政夫妇摸黑来到棚里采摘茄子。几个小时后,长达140米的大棚,他们已经采摘了一轮。大棚的杆子上挂着一台收音机,听着广播里的声音,这家人把茄子码齐放在泡沫箱子里。一早上,总共收了326斤。从这里出发,它们会最终到达外地的某个市场。
一年之后,寿光的生活已经看不出什么异常。村庄路面整修一新,新栽了大量的花木,完全看不出洪水来时的景象。菜农们5点多钟就已起床,赶在大棚里变得十分炎热之前把蔬菜打包,短暂午休后继续干着农活。傍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陆续骑着电动车回到村子,饭菜的香味氤氲在整个村落。夜深后,整个村子在黑暗中沉没,酸甜苦辣都在疲惫的一天中消解。
2019年春天,赵显政的大女儿生下了二胎。他用多年“玩棚”后黝黑干裂的大手轻轻攥着婴儿小小的拳头,不由地回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繁衍。
在夏天到来之前,寿光又一次举行了蔬菜科技博览会。这是博览会的第20个年头。温热的展厅里植物竞相展示着勃勃生机,而在外面,淤泥侵蚀过的那些地方,又一茬庄稼从淤泥中生长了起来,随风起伏、摇摆,起伏、摇摆。
(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新闻推荐
2019年8月10日,受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影响,青岛海边掀起大浪。 视觉中国图记者10日从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