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希明
“可找到你们了!”
炎炎夏日,在位于潍坊西北部的寿光市台头镇三益村,一位古稀老人踏着尘土,走到一块刻有“马佃生之墓”的墓碑前,深情自语,几颗浑浊的泪珠从脸颊徐徐滚落。
老人名叫朱树峰,来自滨海区大家洼街道石桥村,现为滨海清东红色历史研究中心负责人。
大家洼与台头镇直线距离数十公里,他在那里无亲无故,为什么向马佃生这位逝者默哀呢?这要从历史深处的“石桥惨案”说起——
上世纪40年代中期,抗战接近尾声,我党向位于潍北地区的石桥村派出工作组,巩固基层政权和群众基础,但局势不很稳定。一天傍晚,工作组成员和村干部在村民孙梨花家中商量事情,突然,一伙凶徒乘夜色溜了进来,趁工作组不备,下了他们的枪。紧接着便是一场血腥屠杀。工作组成员、公安员马佃生当场壮烈牺牲,他怀着身孕、从老家到石桥探亲的妻子也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孙梨花急中生智,把马佃生的妻子一把拉过来,对着歹徒说:“这是俺儿媳妇,你们不能动她!”歹徒们可能有所顾忌,狠狠地瞅了孙梨花一眼,迅速消失在夜幕中。
彼时,朱树峰还是几岁的幼儿,他的爷爷朱剑秋和父亲朱东渠均是当地的进步分子,“石桥惨案”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近年来,朱树峰牵头成立滨海清东红色历史研究中心,产生了去拜谒马佃生之墓和慰问其后人的想法。起初,他听说大约来自广饶一带,于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辗转寻找,甚至驱车跑了几个来回,都没找到,又去附近的淄博市寻找,也毫无收获。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一次,研究中心成员王成业查阅一份本地《民政志》时,从一位老干部的回忆录中发现了马佃生的名字,觉得距离应该不会太远。于是,他们缩小寻找范围,最终查到了马佃生原籍系现在的寿光市台头镇三益村。
距“石桥惨案”过去半个多世纪了,马佃生的妻子和儿子都已作古。朱树峰抚摸着墓碑,五味杂陈:“马佃生为我的家乡献出了宝贵生命,他的亲属也作出了牺牲。我感激他们、佩服他们,可惜没来得及回报,现在只能以这种方式,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了!”
成立红色历史研究中心,就要布置展馆、编辑内刊。面对缺少实物和文字资料的窘境,朱树峰一点一滴调查取证,先后驱车上千公里,在环渤海南部和西部这些当年八路军活动频繁的地方,走访烈士后人,到当地展馆查阅资料。他和几位会员都是上年纪的人,他们戴着老花镜,用稿纸和钢笔这最原始的武器,为当地多位去世或健在的抗战老兵采写了长篇通讯,在多家报刊发表,产生了较好反响。
大家洼街道南陈村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年代,有不少参军青年战死沙场,被评为烈士。村里想建设一座红色展馆,但自有条件不足。在上级党组织和朱树峰等人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纪念馆,建国前的入党志愿书、委任状等宝贵遗物,被烈士后人纷纷捐献出来,丰富了展馆内容。
如今,与清东红色历史研究中心建立起联系的群众越来越多,大家洼街道和滨海区有关部门也对他们的义举给予大力支持。大家洼街道郝家呈村、太平村、七里村等,都成立村史馆筹建领导小组,七里村正对旧学校进行改造,建成后将是当地最大规模的村史馆。
新闻推荐
□记者戴玉亮石如宽报道本报寿光讯“现在,联系我们企业的干部每月到厂里来讲解各级出台的优惠政策,带着我们...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