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寿光新闻 > 正文

历史,藏在这些老商标里 市民聂传声坚持收藏老潍县商标近30年

来源:潍坊晚报 2018-10-14 11:30   https://www.yybnet.net/

商标,是商业性的标志、记号,更是老潍县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商标如今在各行业随处可见。家住奎文区的聂传声坚持收藏老潍县商标近30年,收藏有清代、民国、解放后各时期商标总计600多枚。一枚枚老商标,承载着历史的发展,留存着时代的印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老潍县商标历史,潍坊市收藏家聂传声还专门举办了《百年老潍县商标珍藏展》,引起了轰动,吸引了众多潍坊市民前来参观鉴赏。

每枚老潍县商标都有一个故事

10月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潍坊市收藏家聂传声。他首先拿出一枚民国时期的“木兰从军”商标,这是1931年潍县大华染织工厂生产的阴丹士林布所用的商标,也是他收藏的第一枚老潍县商标。商标画面采用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赴戎的故事。画面上,木兰戎装、跃马、挺枪,一身英气。商标画面两侧印着“改良国货,挽回利权”八个大字,当年这一枚枚深含寓意、印制精美的商标,伴随着潍县大华染厂的一匹匹布料商品,走向大江南北,彰显出老潍县民族工商业者实业救国、抵制“洋货”,叫响“国货”品牌的理想抱负和爱国情怀,记载着老潍县民族工商业那一段荣光岁月。

“我第一次见到这枚老潍县商标时,就被它绚丽的色彩图案、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吸引,应当说,老商标是镌刻历史的载体,也是时代变迁的记录。收藏它,就是收藏一段历史。”聂传声说,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投入到收藏老商标的爱好当中。

对聂传声来说,每一枚老潍县商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他的藏品中有一枚“丰登商标”,画面中山清水秀,绿树掩映,田园茅屋,远景是两个壮劳力正在挥镰割麦,近景有两位农妇捆拾麦子。田头有一位老人手抚孙儿,喜悦地凝望着眼前的一派丰收景象。这张商标印刷精良,画面优美,展现了一幅中国近代农村的风情画卷,寄托着广大农民美好的生活理想。

聂传声说,这枚“丰登商标”出在离潍县城东几十里地的邢家东庄村。商标的主人叫邢建来,商家字号曰“同顺堂”。据“同顺堂”的后人邢明利回忆,从他记事起,家里就支着两口大锅,雇着七八个伙计。父亲邢建来天不亮就赶着马车从眉村买进来白布,经过漂染后再拉到潍县城里东关的李家街去卖。当年东关李家街一带商号林立,客商云集。

“这就是‘同顺堂\’当年使用的‘丰登商标\’,它的商号历史也从一个侧面映衬了当年老潍县城乡织染业的盛况。”聂传声说。

历经四年得到心仪家乡老商标

聂传声现任中国商标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潍坊市收藏协会会员。为收藏老商标,他跑遍了上海、北京、沈阳、西安、济南等全国东西南北的许多地方。

在他收藏的商标中,有一枚老潍县商标格外珍贵。这是1948年潍县解放以后新中国初期的商标,品牌是“劳动牌”。商标画面表现了翻身得解放的工人、农民形象,背景有厂房和农耕场景。商标两侧印有红色醒目的“劳动创造世界,生产建设中国”12个大字,时代特色极其鲜明。

“这枚老潍县商标是我从上海一位藏友手中以不菲的价格买回来的。”聂传声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上海这位藏友手中有一枚老潍县商标,觉得应该让它回家。但藏友一时不舍得出手。聂传声通过多次远赴沪上登门拜访和网上不断沟通,历经4年,最终感动了藏友,才将这枚商标转让给了他。聂传声一边回忆述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珍惜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收藏之路,坚持前行。多年来,聂传声坚持走村串户,经常到潍坊周边农村收集各种老商标。他拿出一枚“五子夺魁”商标,这是民国时期潍县福和昌工厂出的一枚商标,画面中5个孩童正在抢夺一顶状元帽,副图配以竹子、翠鸟,画面饱满,富有吉祥寓意和典型的民族特色,商标上醒目印着工厂开设在“寿光北楼街”。

“这枚商标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寿光的一个老太太家发现的。”聂传声说,他有一次到寿光稻田镇赶集,赶完集后到附近村子里转悠,碰到老人就询问有关老潍县商标的事儿。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自称家中有一幅“老画儿”,聂传声便提出到老人家中欣赏。不虚此行,一枚“五子夺魁”的老商标画就镶在老人家的镜子背面。但老人不想出手这枚商标画。为了收藏到这件对路的藏品,聂传声过节就到老人家中拜访,并给老人带去点心水果等食品,还帮助老人干力气活儿,终于赢得老人的信任,把这枚藏在镜子后面多年的老潍县商标卖给了他。

老潍县商标各具特色见证潍坊工商业发展

商标,承载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历史。在聂传声眼中,它不仅仅是一幅图、一枚商标,更是潍坊工商业发展历史的见证。透过它们可以读出老潍县工商业者的“传奇故事”。

据聂传声介绍,目前已发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实物,是一只可爱的“白兔儿”铜印版,它诞生在北宋年间,是山东济南的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印版,印版中间画面是一只正在持杵捣药的白兔儿,两旁是“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八个字,商标元素非常生动,令人称道。目前这块商标铜印版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咱们潍坊地区的商标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聂传声说,潍坊工商业者在商标上使用特殊标记,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嘉庆年间益都县刘家老三剪刀上的“大三”标识;其后较著名的有清代咸丰年间任长庚打制的菜刀上的“任”字标记,1907年齐金铭打制的锥子上的“士”字标记等;这些商品在当时的老潍县人中就流传着赞誉:“大三剪子任家刀,齐家锥子不用挑。”生动地说明了潍坊地区商品的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品牌信誉,商标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潍县历史上“襟连海岱,道承齐鲁”,是手工业名城,商业繁荣,工商老字号众多。早期商标的使用,为商户赢得了信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标作用明显,商家也逐步有了自己的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例如,有的生意人为了取得客户的信任,就直接把自己的肖像印在了商品的商标上。聂传声收藏的一枚老商标,就是民国时期开设在潍县东关李家街一家商号所使用的商标。商号主人叫黄仙斋,商标上除了印有他的肖像外,还有声明:“注册商标,谨防假冒。”同时告诉顾客“请君认明牌号,庶不致误”等。可见商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防止自己的商标被侵权假冒,保证自己商品质量的信誉,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也保护了客户的利益。

首场展览有万人参观藏品历史跨度逾百年

花甲之年的聂传声退休前曾担任一家大型企业的党委宣传处长,具有高级政工师职称。聂传声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了6年的语文、历史老师。因为所学专业和职业关系,激发了他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收藏的喜爱。

“我收藏的商标以民国时期的居多,也有个别清代的,以及解放后各时期使用的商标,历史跨度比较大。”聂传声收藏近30年,总计600多枚。目前他还为全国商标研究专业刊物《商标收藏与研究》做编辑工作。

小商标,大历史。商标品牌行经不同的时空,形成了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经典,一枚枚老潍县老字号商标的背后,是潍坊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2018年4月27日,在纪念潍坊建市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中,聂传声提供的500余件《百年老潍县商标珍藏展》在十笏园文化街区进行了首场展览,展出藏品历史跨度逾百年,其文化史料价值、珍稀程度、展出规模在全市首屈一指,参观人员达万人以上,得到了众多潍坊市民的广泛赞赏。

聂传声表示,他将积极响应市委关于“文化名市”的号召,让自己收藏的百年老潍县商标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场,巡回展览,让更多的市民近距离触摸到地方历史文化的时代载体,他也会努力讲好老潍县商标背后的故事,为传承潍坊人的“工匠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本报记者刘燕

图片由聂传声提供(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展高歌竞体技 庆祖国69华诞

□通讯员朱相娟王伟田/文王晓明/摄金秋送爽,万里河山披锦绣;丹桂飘香,高歌竞技颂祖国。10...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幸福生活比蜜甜2018-10-12 09:45
评论:(历史,藏在这些老商标里 市民聂传声坚持收藏老潍县商标近30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