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昌乐汶河平原大桥钢栈桥,一侧是被洪水冲毁的原桥梁。本报济南9月9日讯(记者李晓东)从8月19日潍坊遭遇44年来最大洪峰,到目前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安置,生产正在逐步恢复,这一“阶段性胜利”来之不易。在抗洪抢险救灾中,一批冲在最前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村民、消防官兵等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抗洪故事,演绎了一曲曲担当之歌。为此,本报《凡人歌》栏目今日推出特别策划,向抢险救灾中的一线最美身影致敬。
寿光孙家集派出所辅警孙超、魏泽坤,冒着暴雨深夜救援被困群众,途中被洪水无情地卷走。两人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18岁和33岁。
为了救援被困警员,寿光孙家集街道岳寺李村党支部书记朱乐阳跳进滚滚洪流,52岁的他在腰间系上绳索,拉着皮划艇靠近被困警员,最终成功救出8人。
“老少爷们儿抓紧时间撤,水哗哗的,水没法堵啊,抓紧时间撤啊!”洪水来临时,寿光上口镇副镇长、广陵总支部书记赵新法在微信群里的喊话,被村民们称为“最美声音”。
寿光市上口镇广陵一村村支书董文杰面对节节逼近的洪水,为防止大水倒灌村子,他毅然决定断路挖沟,把洪水引向自家养鸡场。15万只鸡全被淹死,寿光这位村支书说不后悔。
洪水持续上涨冲开堤坝,寿光洛城街道复盛村村主任张春海开着自家重型自卸车冲进洪水,连车带车上几十吨重的沙石稳稳地堵住了决口。为了卡准最佳位置,他最后一刻才跳车,脚后跟粉碎性骨折。被问到冲进洪水里那一刻是否害怕,这个爽朗的汉子笑了:“当时真没觉得害怕,光想着堵口子了。后来看了他们拍的视频,真有点怕,那水是真大呀!”
当大水即将冲毁闸门时,寿光上口镇口子村村民李新江冒着随时被冲走的危险,开着自家装满沙子的卡车顶住了闸板。“我必须要把车开进去,我不后悔。”李新江说,那辆大卡车和这间辛苦了半辈子积累的厂子就算全毁了,他也不会后悔。
在洪灾面前,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危险来临,他们勇敢向前!灾难面前,他们无所畏惧!正是他们这种勇于担当、坚守一线的精神,鼓舞和带动了他人。
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初心的现实检验,是对干部队伍责任担当、应急能力的直接考验。在此次抗灾救灾中,他们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措施得力,组织有序,应对有效。
9月9日,距离潍坊洪灾已过去20天,人们正在重建家园。寿光纪台镇宋家庄子村村民赵秀华一周前就已在自家大棚里忙碌开来,原来的积水都已排出,茄子秧苗长势良好,让她对未来信心十足。
如今,各受灾县区不等不靠,积极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而在抗洪救灾中凝聚成的“抗洪精神”则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
新闻推荐
洪峰过境,8名派出所警员被困屋顶,他前往营救。面对滚滚波涛,52岁的他在腰间系上绳索,跳入水中,拉着皮划艇靠近被...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