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万山汞”世界闻名,曾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资,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如今,汞资源枯竭了,万山已经成了贵州唯一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成为需要直面的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万山采访时发现,当地政府运用生态思维,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贵州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
废矿洞变成工业记忆
秦汉时,万山便开始汞矿开采,唐宋时万山汞矿生产进一步发展,明清达到了顶峰。矿洞内留下了采矿工人数千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遗迹遗物,以及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先进独特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
万山区探索“矿区变景区,记忆变资源”模式,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2016年以来,万山区积极探索,将废弃的汞矿遗址重新改造利用,开发成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朱砂古镇。充分利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址,修旧如旧,通过声、光、电及人文景观配置,将文化印记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把“矿区”盘活成旅游景区。当地政府力求把朱砂开采遗址打造成全国工业文化的精品典范和矿业遗址的绝版。如今,970公里人工采矿坑道变身光怪陆离的“时空隧道”,原贵州汞矿办公大楼成了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
玻璃栈道、悬崖宾馆、朱砂大观园等一一亮相,玻璃吊桥、滑索,云雾天台、悬崖天池等呼之欲出,吸引八方游客趋之若鹜,频频点赞。据统计,开园两年来,朱砂古镇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来到这里能感受到历史的文化韵味,景区设计得非常好,非常漂亮,特别是玻璃栈道,挺刺激的,玩了之后都想再来玩。”来自江西的屠先玉竖起大拇指说。
朱砂成了致富产业
“我们利用万山朱砂贫矿尾矿资源,研发加工工艺品,整个园区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以上。”万山区朱砂工艺品创业者胡正勇对记者说。
在万山,有一个鼎鼎大名的“朱砂园区”,这里生产、加工的各种朱砂工艺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对这些做文旅工艺品的“工匠”们给与了大力扶持。设置朱砂工艺品发展基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朱砂工艺品生产销售小微型企业进行成长型扶持,涉及销售额、工艺艺术、品牌知名等方面提升的奖励,最高可达10万元,培育朱砂文化保护、传承、开发与运用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记者了解到,胡正勇研发设计产品100余个品种并成功上市,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主持研发或独立研发的“一种镂空雕刻朱砂填充上彩工艺品”“一种朱砂画”等14项专利技术获国家专利证书。
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依托悠久的采矿历史,万山从“卖资源”转向“卖文化”,来支撑发展文旅产业。2016年,万山区政府出资3亿元,建设朱砂工艺产业园。为有效带动群众增收,朱砂工艺产业园鼓励有技术的工人采取技术入股,参与企业管理经营。贫困户可以注入资金参与产业入股分红,也可将朱砂原石等相关资源送至产业园进行加工,可在园区进行统一销售,也可由贫困户自己销售,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朱砂工艺产业园有入驻企业32家,朱砂工艺品已扩展到6类100多个品种类型,万山朱砂成为了来黔游客的“伴手礼”。
农旅融合实现造血扶贫
“这到底是农庄还是旅游景点啊?我感觉特别新鲜。”看着蔬菜大棚里一颗颗神奇的“太空蔬菜”,从贵阳来万山区旅游的游客张明永赞叹不已。在万山区九丰农业博览园,两米多长的蛇瓜密密麻麻吊满瓜架,四十公分长的辣椒朝天长,数百斤的南瓜满地睡。在农博园里,100多种蔬菜长满棚,40多种植物栽满坡,30多种海洋生物水中游。
2015年,万山在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寿光引进了山东九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起初,毫无农业产业化基础的蔬菜产业,并不为人看好,很多人甚至等着看万山的“笑话”。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万山提出重点发展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将农业“短板”做成旅游“长板”。打造的4A级现代农业博览园,不仅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农旅一体的运作模式每年还吸引数十万人前来游玩。当地政府又投资近2亿元,对朱砂古镇至生态农业综合体的沿线进行景观改造,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绿色景观长廊。如今九丰农业博览园已成为我国西南片区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贵州著名的休闲养生区。
过去,万山区大坪乡瓮岩村因地处偏远,缺乏产业支撑,仅靠传统农业种植收入低,不少村民只能选择外出务工,是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村两委带头成立了精品水果专业合作社,将1000余亩撂荒地全部种上桃树林。今年上市的2万斤大红桃被慕名而来的游客抢购一空,贫困乡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桃花寨”,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万山依托“九丰”模式,在全区10个乡镇(街道)已建成标准蔬菜大棚基地57个。
新闻推荐
20台青岛“爱心挖掘机”抵达重灾区 将全力以赴帮寿光纪台镇排除蔬菜大棚积水
半岛记者刘延珉报道本报8月31日讯8月3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有关部门紧急调拨130台专业污水泵到达寿光水灾最严重的纪...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