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希明
夏日的寿光,与气温一样上行的是蔬菜的价格。鲁盛农业的西瓜每斤10元钱、羊口镇“37度风味番茄”一个6元钱、田柳镇“大唐御园”西红柿每斤10多元、化龙镇的“独根红”盆栽韭菜一盆88元……
近年来,寿光市加快蔬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强力托起了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喜人格局。日前,记者走进生产研发一线,剖析高价菜背后的高品质,感受新时代下寿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水肥一体化
打造高端现代农业
“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是寿光着眼于蔬菜产业升级换代,农民增收致富而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农民张钦亮抓住机遇,租赁24个新式大棚创业,配套水肥一体化、补光灯、放风机等先进的设施农业硬件,种出了“有汁有味”的37度风味番茄,供应大型品牌超市,走上了高端路线。“水肥一体化是蔬菜生产最安全生态的种植模式,能减少肥料投入和淡水使用。”张钦亮说,他们还引入“智慧农业”系统种菜,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情况一目了然,管理人员根据大数据适时调整,为蔬菜创造最佳生长环境。田柳镇西青村菜农朱云明也尝到了水肥一体化带来的实惠。他说:“以前我不认可,认为一次性投入大,效果拿不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安装后,不但省时省力,病虫害也少了。”
田柳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刘娜告诉记者,他们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引导企业建立以技术服务带动产品销售的营销模式,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打造高端现代农业。
为保住龙头地位,寿光市开启了蔬菜产业动能转换新征程,把推广水肥一体化作为切入点。截至2017年底,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超过20%。该市土肥站站长赵明会说:“平均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节水40%—60%,节肥30%—50%,减少农药施用量20%以上,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目前,寿光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抓手,全面融入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强力攻坚蔬菜标准、品牌、技术、安全,力争年内新增大棚“两改”面积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5万亩。启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引进水肥一体化、高效生态农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集中展示、集成优化。
沃土工程
提高土壤涵养能力
“自从用沼液和其他生物有机肥种植以来,萝卜口感好了,菜农成本降低了,土壤不但变得松软,闻着也有味道了!”站在萝卜地里,洛城街道浮桥村党支部书记傅良信笑着说道。
浮桥村萝卜种植历史悠久。2015年建成了一个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不但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用沼液作为营养液种萝卜,口感好、价格高,一个萝卜最贵的时候卖到3元钱。“沼液直接当肥料用,沼渣能提炼有机肥,在提高地温、消杀根线虫、形成有益菌方面,比传统水溶肥好很多,还防止了土壤板结!”傅良信说,村里的沼液一车200元,比水溶肥便宜,农民争着买来当肥料种菜,供不应求。
30年前,寿光人在祖祖辈辈种植传统作物的土地上,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让土地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益。
30年过去,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农户盲目追求产量,大水大肥,化肥过量施用或在推广土壤消毒技术时,造成了土壤板结或盐渍化、有机质含量降低、活性微生物减少、土传病害加重,“瓜没瓜味、果没果味”,产量下滑。
寿光市敢于直面问题,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模式涵养大地,让其重新焕发青春活力。2017年,寿光新增“沃土工程”面积3万亩,沃土工程示范区内的土壤有机质由原来的1.56%提高到1.71%,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蔬菜增产10%以上,土壤生态和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寿光将沼气工程建设作为土壤修复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项目来抓,要求每个镇街区建设一处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工程,沼液直接做蔬菜基肥和冲施肥,也可加工有机肥。加大对农药、土壤、蔬菜产品的抽检频次和密度,严打出售违禁农药行为,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事件零发生。以原农业部和省政府在寿光设立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为契机,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形成一批知名蔬菜品牌,提升潍坊蔬菜在全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产业振兴
增强核心竞争力
最近,寿光博收种业有限公司成了焦点:他们通过运用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设计育种相结合技术,培育出了抗病性强、口感好、产量高的番茄品种,不但被周边育苗场广泛定植,还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根发芽,促进了区域合作,提高了潍坊蔬菜种业的知名度。
博收种业的于中山告诉记者,番茄在人们的日常蔬菜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依托寿光的产业基础自主研发,着重在抗病性、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等方面突破,经历了大海捞针般的艰辛付出后,终于培育出优良品种,受到市场欢迎。“这个品种在种植时还要控制用水用肥,从根本上减少了肥料投入。”
寿光旺林农业有限公司由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齐炳林领衔,9年磨一剑,致力于种子研发,在投入1000多万元巨资后,迎来了自己的“戴安娜”番茄品种。2017年,公司在北京、内蒙古、青岛等地发展了100多个大棚,一株苗子卖10元钱,每斤番茄卖到30元。
种子是蔬菜产业的“芯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品质和价格。自主研发有竞争力的品种,打造蔬菜“中国芯”不但是种苗企业商机驱使下的新选项,也是寿光由卖蔬菜转向卖种苗,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新追求。他们以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业基地建设为核心,制定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建设“中国种业硅谷”,拥有国家级蔬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院士工作站8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自主培育蔬菜新品种50个,种苗繁育能力达15亿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连续举办多届“中国(寿光)设施蔬菜品种展”,每年展示蔬菜新品种3000多个;建设种苗园区,吸引高端种苗企业入驻,实现线上线下交易,打造全国最大的种苗交易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孙永春韩慧美寿光市政协以提高提案撰写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为重点,提高提案工作的科学化水...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