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赵德彦
5月19日,家住寿光市区的吴泽驹带着儿子吴凯凯去了侯镇碱疃村,来到寿光市紫轩葡萄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游玩。
在动物养殖区,9岁的吴凯凯喂了小兔子和山羊,也挽起裤腿走到水渠中摸鱼,看看凤凰和鸽子。在农耕文化展示区,吴泽驹教吴凯凯认识了油菜种子、谷子等五谷杂粮。在室内活动区,吴凯凯看到草编、泥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流程,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了一个陶罐的制作。
在葡萄种植大棚,吴凯凯钻到葡萄架下摘葡萄。“爸爸,这里很好玩,我下周再来吧。”吴凯凯说。“好,下次再来玩。”吴泽驹说。
“增设农场、喂食小动物、荡秋千、沙坑池及植物识别区等,主要是让让儿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机会,能增加儿童的体验能力和感官认识,从而传播农耕文化。”紫轩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涛说。
“寿光人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这本农业巨著,又产生了冬暖式大棚。这些农耕文化,要好好向人们介绍。”寿光市旅游局局长李勇说。
“孩子在家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失去了和土地亲近的机会。我们小时候,天天在村里跑,逮鱼摸虾,割草放羊,天天很快乐。”吴泽驹说。
寿光市圣城中学校长齐永胜认为,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更能培养健全性格的孩子。
新闻推荐
对“禁止摆摊”警示牌视若无睹,相关部门称会加强监管5月24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称,潍坊植物园东门和南门有摊贩摆摊,...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