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寿光新闻 > 正文

打造“软环境” 亮出“硬功夫”

来源:潍坊日报 2018-05-18 09: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贺德良

“我们提交备案申请后,不到3分钟就收到了国税局的办结消息,太快了,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近日,迈赫机器人公司财务总监卢中庆着实体验了一把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网上备案带来的便捷与惊喜。这是潍坊市以软环境建设推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活实例。

软环境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当今社会,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如何,越来越取决于这个地方的软环境建设水平。近年来,潍坊市把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打造全国全省一流发展软环境为目标,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加速实现现代化强市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

向机制要力量——

构建强大工作体系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层面深、范围广,不仅包含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层面,亦包含着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层面。潍坊市深刻认识软环境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把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作为全市软环境建设开棋之举,精心擘画“顶层设计”,着力健全组织领导、对标提标、目标责任、监督督查、调度推进、民意畅通、开放创新、考核评价、奖优罚劣、舆论引导等10项工作机制,努力构建上下协调、运转高效、制度健全的工作运行体系,为在全市顺利推进软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20多个相关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实体运行的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对全市面上软环境建设工作牵头抓总,并负责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推诿扯皮等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16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均配备专门工作力量,各市直部门明确了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员,构建起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协调的工作格局。

在制度体系方面,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潍坊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全市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12个重要软环境建设制度文件,推动了软环境建设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在此基础上,着力建设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一体运行”的政务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将政务服务延伸至村级,切实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向实战要结果——

全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项工作成效如何,不是看说了多少,关键是看做了多少。软环境建设就是解决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涉企服务和监管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推诿扯皮等影响发展软环境问题。对问题敢于“亮剑”,才能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

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搭建了电话、微信、网站“三位一体”发展软环境投诉举报受理平台,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出台《潍坊市发展软环境监督员聘用办法》,公开选聘了8000多名软环境监督员,并通过行风在线、电视问政、政协提案、人大机关听民声访民意等渠道,及时收集、统筹解决有关问题。向全市7800家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发放《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制度》《发展软环境投诉举报办理工作流程》等,推动投诉举报受理工作规范化。实行全员常态化暗访调研工作机制,逐个县市区暗访企业和服务窗口,发现问题线索,听取意见建议,发现问题短板。去年4月份启动投诉受理工作以来,共收到受理范围投诉举报142件次,办结率和回访满意率均为100%。

高效推进复杂棘手问题解决。加大督查工作力度,成立专门督查组,坚持“一督到底”,推动医疗卫生、公安、法院、财政、国土、商务、住建、审批大厅等部门单位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整改了一批突出问题。其中,根据群众反映,协调解决了潍坊市房贷担保金收取不合理、群众到移动联通办业务等候时间长、邮储银行有关支行服务不优整改问题不积极、四所院校师生公交出行难等一批具体问题,引起良好反响。

软环境建设,一头要抓问题整改,一头要抓服务提升,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揪着问题改的同时,潍坊市积极打造“诚信潍坊”金字招牌,搭建“一网三库一平台”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信用环境不断优化。

2017年12月,潍坊市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企业家人才赴境外研修考察,选拔300名以上企业家人才在国内接受高端培训,去年组织到有关国家举办4期培训班,培训企业家111名,达成经贸与人才合作项目67项。建立政企沟通平台,践行“一线工作法”,通过定期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等方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向创新要活力——

拉长领先工作优势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在软环境建设工作中,潍坊市积极开展“对标一流优化审批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潍坊市审批服务水平。今年,寿光在全市率先开展对标济南高新区、青岛黄岛区、杭州余杭区、佛山南海区及东莞市优化审批服务标准工作,首批选取了投资项目落地、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三大类69项审批服务事项,从受理方式、流程环节、审批时限、跑腿次数、收费标准等方面,逐项对照查找差距不足,比照5地最高标准制定审批办理新标准。目前,第一批69项审批事项已有65项达到上述5个地区的最优标准。实行企业和群众举证制度,只要外地同类城市已经采用的机制办法,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对标提升、及时采用。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县一品牌”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瞄准全国一流,开展外出对标学访,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大胆探索创新,努力形成一县一亮点、一县一特色的“品牌矩阵”,目前已初步形成安丘市“千名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昌邑市“磁铁式”服务助企留企等工作品牌。

推动组建行政审批局。支持滨海区组建了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26个职能部门的156项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办理,同时将涉及31个部门的214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以“2号公章”的形式下放到滨海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市级33枚公章一个部门管”,行政审批提速达85%。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面向省内外征集各类软环境建设“金点子”300多条,抓好吸纳落实,搭建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新机制、新渠道。

向宣传要声势——

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软环境建设需要凝聚广大干群力量,“人人抓,抓人人”,才会在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软环境建设大格局。

工作推进中,潍坊市高度重视舆论引导、氛围营造,从社会宣传、企业宣传两方面入手,同步推进,同频共振,积极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立体宣传,形成了全社会大抓软环境建设的强大声势。

在潍坊电视台、《潍坊日报》、市级门户网站等开设专栏,大张旗鼓地宣传潍坊市的惠企政策和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好典型、好经验。在《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先后刊发或播出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负责人访谈,在潍坊新闻专栏刊播正反典型简报通报案例25期,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工作氛围。利用节会平台开展宣传,制作软环境宣传单,在鲁台会、中日韩博览会现场发放。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开通“潍坊软环境”微信公众号,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投诉受理、办事指导等政务服务。潍坊市软环境建设有关做法先后在中组部《组工信息》、省委组织部《山东组工信息》以及《中国组织人事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刊发,扩大了潍坊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提升了潍坊开放发展的吸引力。

为帮助企业全面掌握政策、切实用好政策,真正把政策红利装进企业“口袋”,市软环境办主动作为,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牵头组织26个市直部门,编印了《中央和省、市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汇编》。该汇编涵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创业、促进节能减排、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共汇总潍坊市出台或上级出台潍坊市执行的各类惠企政策15大类314项,摘编了政策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落实政策的责任单位、具体科室和联系电话。为方便企业查询,制作了政策汇编电子书,在“潍坊软环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受到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新闻推荐

我想为人民唱一辈子

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她执着于吕剧艺术,主演的《李二嫂改嫁》享誉大江南北;她坚持为人民服务,常年深入基层一线演出;...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软环境” 亮出“硬功夫”)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