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薛静
明媚春光中,行走在寿光的乡间道路上,芳华正盛,风景正浓,这是绘于寿光大地上的壮美画卷,也是广大乡村的真实风景。寿光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以“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迈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步伐。
改治一体
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
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寿光不断推进乡村绿化工作,通过改厕、改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方式,给广大农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也为整个生态文明大系统竖起了一道坚强屏障。
洛城街道浮桥村通过沼气池,一举解决了垃圾处理和村民能源使用的多个难题,有效改善了村环境。“自从沼气开通之后,村里干净多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稻麦秸秆等都运到沼气池作原料,沼气可用于村民做饭采暖,沼渣、沼液等经过处理是大棚蔬菜有机肥,干净环保,一举多得。”浮桥村党支部书记傅良信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沼气能源站,这座环保设备,满负荷时可生产千余立方米沼气,完全可以满足全村的使用需求。
像这样环境大为改观的村子在寿光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寿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基本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一半以上镇街区通上了天然气。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通过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寿光着力打造了一个个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田园村庄。
软硬并施
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一座宜居的村庄,不仅要有蓝天白云,也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人居条件。为解决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经济薄弱村负担过重的难题,寿光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建设模式,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如今,洛西社区、怡馨苑社区等近百个农村社区,新楼房拔地而起;洛城街道尧水五村联建,旧村改造如火如荼;“政府投、群众捐、社会助”多元融资,12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普惠乡村;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提升工程全面铺开,360多个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硬件”建设跟得上,“软性”短板更需补足。今年,寿光紧抓教育、医疗、养老“三提升”,让生态宜居的规格更高。
提升教育均衡化水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9处,改造农村薄弱学校7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投资15亿元新建10处医院;推广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做法,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为寿光所有群众免费办理民生综合保险,让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托起百万群众的获得感。
内外结合
让文明乡风浸润每个角落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寿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要“口袋富”,也要“脑袋富”,让乡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亮丽风景,也让农民成为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人。
走进稻田镇西刘营村,宽阔的水泥路直通门口,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民脸上都挂着热情的笑容。“生活好,风气正。大家都踏踏实实干活,你追我赶日子特别有奔头。”村党支部书记刘专奎说,2011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大力弘扬孝道文化,不仅转变了村民们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老观念,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村民素质,大家一心一意奔小康的劲头别提多足了。
去年以年,寿光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持续实施乡风文明行动,重塑乡村文明内核,让文明乡风浸润到所有角落。孙家集街道彭家村、田柳镇唐家村、纪台镇宋家村等800多个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成为村民共识,移风易俗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推窗见文明,出门有文明,村村有好人,人人当好人”在广大农村中蔚然成风,文明之花在农村大地上灼灼盛开。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5日讯(记者张焜)4月25日,记者从寿光法院了解到,该院自深入推打嬴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以来,不断加大执行力度与强度。通过“互联网+执行”等举措,2018年以来执结各类案件300...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