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数万名民众自发来到滨海区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拜祭龙王和盐神管仲,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渔盐丰产。潍坊滨海渔盐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已经成为滨海区一道独具韵味的民俗文化风景线。
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
当天一早,记者来到滨海区的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馆前的广场上早已经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了,秧歌、京剧、吕剧、舞狮、骑毛驴等好戏轮番上演,观看的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虽然刚下过雨,气温也偏低,但不管是演出队的成员,还是前来观展的市民,大家都热情满满。
“我们一家六口人都来了,我父母他们是第一次来文化节,玩得挺高兴的。”正在拍照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年底刚结婚,听说二月二有文化节,就把父母接了过来,一起热闹热闹。“我们家里种着地,正好借此机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希望父母身体健康”。
来自寿光市文家街道育英武校大型舞龙舞狮锣鼓队的成员已经连续多年来参加渔盐文化节,“早上有点下雨,我们怕耽误了时间,凌晨四点半就出发了。”队长张鹏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来了40多位队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1岁。
展示滨海特色渔盐文化
除了北海渔盐文化民俗馆的精彩表演,周边集市上泥人泥塑、风味小吃、手工艺品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沿途的盐田、大海、摩天轮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独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游客也能从中感受到滨海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渔盐文化在滨海区既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也有雄厚的现实基础。在41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滨海区生产的海盐就已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从古至今,滨海区均为全国海盐主产地。每年在滨海举办的“二月二龙抬头节”和“正月十六盐神节”均已列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潍坊滨海渔盐文化节已成功举办12届,此项民俗文化活动规模逐年增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展示滨海特色渔盐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滨海建设的蓬勃活力,
文/图本报记者窦圆娜通讯员任艺舒
新闻推荐
运输途中电动轿车落在高速路上 多亏驾驶员及时发现并报警,民警第一时间找到
本报3月14日讯(记者张焜)3月13日晚,一辆运输电动轿车的货车,在荣乌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慎遗落了一辆电动轿车。接到报警后,潍坊市高速交警支队荣乌大队民警立即上路寻找,及时找到了停在行车道...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