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如宽报道2月27日,寿光市田柳镇群艺庄户剧团演员在演出。□本报记者石如宽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赵德彦
2月25日,农历大年初十,寿光市田柳镇朱家村,温暖的阳光下,500多名观众坐在台下,观看群艺庄户剧团的演出。一下午,该剧团给百姓献上了13个节目,有小吕剧《跪门请罪》《最美的妈妈》等,还有歌曲、舞蹈、乐器独奏等节目。
据了解,大年初一下午,群艺庄户剧团的演员就开始巡回演出,至今已经演出7场。
“2017年寿光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特别高兴。这次文艺汇演我们分别以敬老爱老、环境整治、扶贫扶困等主题,编排了《最美的妈妈》《跪门请罪》等小品、舞蹈及吕剧、京剧等近20个节目。”群艺庄户剧团团长王光秀说。
春节期间,田柳镇组织庄户剧团在田柳各村巡回演出50多场。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年初一除了吃饺子、拜年外,田柳镇刘家庄子的村民还可以在村内观看一场文艺演出。文艺爱好者王銮秀年年参加春节期间刘家庄子的文艺汇演。
“通过文艺表演的方式向大家拜年,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村民看得开心,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也尽情展示了自我。”王銮秀说。
前几年,刘家庄子建起文化广场后,王銮秀喜欢上了跳广场舞。白天在大棚里干活,晚上吃了饭,王銮秀就到文化广场来跳舞。
“大年初一拜完年,大家伙聚在一起看看演出,放松一下心情。”刘家庄子村庄户剧团负责人刘建华说,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也回家了,大家聚在一起既能联络下感情,又能通过观看节目了解村里的品质发展成果。
“随着新农村的发展,村民生活好了,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文化汇聚力量的优势,使农村生活更加和谐。”田柳镇党委书记王桂芝说。
2月6日,寿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建文化名市、送文化下乡”活动,走进了圣城街道向阳社区。画家夏德起、孙立、李大增、于福生、王永,书法家周月文、张立军等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现场创作,书写了“恭贺新春”“厚德载福”“福寿”等祝福吉语和春联。画家们绘出素淡的梅花、清雅的荷花、鲜艳的牡丹,创作出了10余幅各具特色的花鸟画。
春节期间,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田德丰,为寿光百姓书写了多幅春联。“作为一名画廊经营者和书法家,不能只顾着赚钱,还要有社会责任感。有时间,要为普及、传播书画艺术作贡献。”田德丰说。
“春节文化下乡,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文化惠民品牌活动。送戏、送春联、送图书等多种形式结合,满足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文化节目力求通俗易懂,轻松活泼,让群众看得开心。”寿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燕黎明说。
2月7日上午,圣城街道汇文社区老年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马金梅说:“社区已将老年志愿者队伍组建工作纳入新一年的工作重点,相信对提升社区老年生活的幸福感、归属感,构建和谐、幸福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2月25日上午,圣城街道晨鸣社区,俎秀云在教孩子们画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俎秀云教授绘画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孩子,俎秀云要一遍一遍地教。
俎秀云画的牡丹在寿光小有名气,她也想把自己的绘画技艺传授给很多人。“俎秀云主动找到社区,问能否给她提供一个场所,免费教孩子们画画。我们非常支持。”晨鸣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霞说。
“来学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也不在于画得到底多好,关键是兴趣的培养。”俎秀云说。
据介绍,寿光活跃着众多文艺爱好者,义务为百姓演出。“文化志愿者,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有奉献的热情,对丰富、充实居民生活,构建文化名市有着重要作用。”燕黎明说。
新闻推荐
□石如宽报道寿光城投·太阳城内,护理人员正在和老人沟通交流。□本报记者戴玉亮石如宽本报通讯员徐凤宵2月26日上午,寿光市社会福利中心,66岁的邢方玉走进卫生室看...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