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艳在讲课。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静通讯员蒙牧
2012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的成艳,辞别寿光老家的父兄,来到胶州市铺集镇凯诚希望小学。六年来,成艳矢志不忘初心,把青春根植于异乡小学教育的广袤土地,尽情诠释那诗一样的远方。
舍得付出的“教学能手”
参加工作后,成艳轻装上阵,干劲十足。第二年,学校即安排她教六年级毕业班,她深知责任重大,不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同时,她将舍得付出摆在了工作的首位,她常常利用自己住校的便利,周末一对一无偿辅导学生功课。
家住铺集镇巩家庄村的张彤彤同学,一个喜欢语文、对数学却没有感觉的小姑娘,经过她近一年单独悉心辅导,数学成绩有了长足进步,在升级考试中,取得优秀等级。冬天寒冷,每当张彤彤带着干粮到校找她辅导,她就炖上排骨,给孩子开小灶。在辅导中她纠正孩子的学习方法,加强对题目的理解和对题型的辨别能力,而不是片面追求做题速度。“如果不是成老师费心,俺彤彤数学真没治了,怎敢指望今年初升高取得好成绩,考上胶州实验高中啊!”张彤彤的母亲感激地说。
而这样的例子对成艳来说真的是不胜枚举,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被评为“胶州市教学能手”。
一丝不苟的“严厉师傅”
在学习上,成艳对学生严格要求,每天必修数学错题整理科目,乍开始,有的孩子不适应,觉得作业量陡增,存在抵触心理。成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科特点:只有将算理弄明白,学会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同学们认识到错题即知识上的盲点,只有将这些拦路虎逐个消灭掉,而不是搞题海战术,数学才能稳步提高。
今年毕业升入市实验初中的杨晨聪同学,在去年胶州市举行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用她的话说:“以前,我把数学当做一门必须做大量的题才能提高成绩的学科,现在,我知道,不仅要做题,更要做精题,只有把题目分析透彻,才能掌握题目的精髓,而成老师教我们的‘错题分类改\’,很大程度上让我爱上了数学,将数学变成我的强科!”因为教学严格,成艳在学校都出了名。“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也希望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成艳这样告诉记者。
体贴入微的“知心大姐”
在学习上,她是孩子们的良师,而在生活中,她又是孩子们的益友和知心大姐,有的孩子亲切地称她为“姐姐”。当孩子们有什么困难时,她总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2015年毕业的一位六年级女生,父亲出车祸,母亲改嫁,跟着收入来源极少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极度困难。有一次,这名女生竟在周一数学课上睡着了,成艳示意同桌不要叫醒她,而是下课后把孩子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她是由于周末掰玉米劳累过度,才在课堂上睡着的。成艳抚摸着年幼孩子那双粗糙的小手,心疼得直掉眼泪。
在成艳的积极争取下,学校给予孩子餐费全免除的待遇,并帮其申请了各种爱心救助金。放寒假的时候,成艳偷偷硬塞给她100元钱,叫孩子自己买点儿吃的,和爷爷奶奶改善一下生活,孩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升入初中后直到现在,还经常给成艳打电话。
新闻推荐
□石如宽报道寿光金基禽业有限公司经理陈平,在观察蛋鸡进食情况。□本报记者戴玉亮石如宽本报通讯员马焕发每天上午8点,寿光金基禽业有限公司饲养员朱晓军,...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