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孔嘉)近年来,寿光市洛城街道教育学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寿光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教科研中心的科学指导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搭建工作平台,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学校内涵提升,三所初中连续五年被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办学满意度、综合评估名列寿光市前列。
搭建“三心平台”,做好服务文章。学区积极搭建“安心从教平台”“热心从教平台”和“舒心从教平台”,改革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出台《区域支教和跨校竞聘指导意见》,修改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方案》,制定《干部任用管理办法》,强化服务保障,优化办学条件,让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组织上有依靠,激励教职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组建攻关团队,凝聚集体智慧。为保障学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学区牵头,把所有初中校长、副校长、级部主任组成管理团队,定期进行集体学习,组建成立“导师团”,充分发挥他们的学科培训、课堂示范、科研课改、培养青年教师等作用,带活一个学科,带出一批名师。同时,从各校吸收有“一技之长”“一技之能”的干部教师,组建“特色学校”“创新教育”“体卫艺工作”“安全管理”“党建工作”等项目团队,群策群力,用集体智慧去破解难题,解决问题。
抓住“课堂中心”,推进改革创新。课堂是学校的“心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区坚定不移“稳住”课堂,严查“空堂”“拖堂”“上课迟到”“随意调课”等不规范行为,最大程度减少对教学的干扰。
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学区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即“专家引领—典型导路—整体推进”。2013年开始,连续三个学期聘请九大学科省级教学能手进驻三初中,和学区老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2015组建“导师团”,连续三个学期分13个学科开展不同课型的“课例研究”“示范课”等活动,目前,所有导师团成员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培植了一批名牌学科和名师团队。
重视“养成教育”,助力品质提升。为把课堂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学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对德育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引领各学校利用传统节日节点、地域资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学科育人,课程育人;德育工作全覆盖,从前勤到后勤,结合岗位实际,人人制定育人目标,齐抓共管;开展“生涯”教育,辅助孩子科学规划人生,助力学业水平,助力习惯养成。
新闻推荐
□王磊左丰岐“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多亏了你们,不然我这电也用的不安生。”马奎兰奶奶握着志愿者们的手,抹着眼泪久久舍不得松开。12月5日是国际志愿人员日,国网寿光市供电公...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