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希明通讯员桑德春
“如果把农村工作比作一列火车,党支部就是‘车头\’,集体经济就是‘燃料\’,规章制度就是‘车轨\’。只有车头指向引路、燃料充足够用、沿着轨道行驶,火车才能稳中前进。”寿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逢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抓好农村党建的关键。今年以来,寿光市聚焦三个要素,实施三项工程,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锻造过硬“车头”
围绕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村干部队伍,寿光市一手抓选配,一手抓培训。结合下步村“两委”换届,对软弱涣散村逐一分析研判,挨个“敲核桃”,对村内没有合适人选的,启动“乡贤回归计划”,已动员24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能人回村任职。
着眼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寿光市对农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由该市市委常委、市直部门负责人轮流授课,分批组织到苏南、浙江、长沙等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每季度举办一次“村官论坛”,选取部分典型村交流发言,让“书记讲给书记听,村庄跟着村庄学”;组建寿光农村干部学院,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对农村干部定期轮训。
实施“村级造血工程”,积蓄发展“燃料”
今年以来,寿光市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村级服务能力的源头工程,出台“1+2+N”办法,“1”即一个兜底项目。对经济薄弱村变“财政补助”为“项目帮扶”,为156个经济薄弱村统一新上光伏发电项目,每个村可连续20年、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2”即两个配套办法。寿光市设立10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对市场前景好的致富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无息贷款;设立村级增收奖励,对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本年度增长2万元以上的村,按照增长额10%直接奖补村干部,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N”即多措并举拓宽村级增收渠道。
实施“规范提升工程”,筑牢治村“轨道”
今年以来,寿光市通过“345”模式,扎实推进“基层党建规范提升年”。抓好“三级培训”,举办寿光党务组工干部培训班,对镇街、社区、村三级干部集中培训,让他们把农村工作中的常用制度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四个一”抓实主题党日活动。编印一部指导手册,即《农村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把支部生活日、阳光议事日等制度绘成流程图;选树一个典型样本,即以洛城街道屯田社区为样本拍摄“主题党日”教学视频;制作一部动画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主题党日”程序步骤;建立一项督查机制,将每月15日定为“无会日”,所有镇街干部到包靠村督导。
综合运用阳光议事日、公开栏、网络、电视、明白纸五条渠道,全方位公开村级事务。目前,“三务”数字电视公开已覆盖所有村,75%的村更新规范“三务”公开栏,实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今年上半年,寿光受理群众信访数量同比下降14.8%。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省农业厅公布2017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项目,潍坊市获得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7项,无论奖项级别还是数量,在地市级农科研推广单位(企业)中均居于首位,充分反映出潍坊市民办农业科...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