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寿光新闻 > 正文

二里路上 三处学校

来源:烟台晚报 2016-11-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房宗惠

我老家的东面是三十里堡村(现为莱山区滨海路街道三十里堡社区),两地相距二里多路。这短短的二里多路上,曾先后建有三处学校,我学习、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这三处学校虽然早已不见踪影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它们是无法抹去的。

俺村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我老家在村东,下面是一个长坡,住了几户人家,再往东就是河,村里人习惯称坡下为“下河”。这里原有五间瓦房,听老人讲原是村里一户有钱人家的粮仓。1951年,村里在这里建起小学,学生除了本村的,还有附近的莱龙庄、杨家台村的孩子。记得小时候我常到这里玩,村里也经常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晚上这里也开办过扫盲班、夜校。每年冬天,这里又成了俱乐部,有拉的有唱的,好不热闹。1958年我上小学了。那年冬天,正赶上“大炼钢铁”。学校组织我们到北面逛荡河去淘矿砂,同学们一个个小手冻得通红。转过年来,学校还要求我们不管远近必须到校住宿。七八岁的孩子,有的还尿床,刚离家,晚上根本睡不着,可能是家长一致反映的缘故吧,不到一个月时间,学校又让我们回家睡了。

那时候,村小只开设一至四年级,五六年级要到离村三里多的南塂村(现为莱山区经济开发区)念。幸运的是,1960年秋,三十里堡村建起了完小,我们又转到三十里堡念了。我们走后不久,村里小学就搬到村西去了。

三十里堡完小原是一座庙宇,后来村里改建了学校。老师大多是初师或高师学校刚毕业的学生,有的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刚去那会儿,大家都被那些房子吸引了,房子好壮观,屋上屋前的房架砖瓦,有的朝上,有的平展,有的低垂,挺雄伟的。有的同学不称班级教室,而是叫西大殿北大殿的,听起来怪恐怖的。我在这里上了两年学,1964年考入了初中。

说来也巧,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不久,作为民办教师,我又回到母校三十里堡联中教学。原来的三十里堡完小已改办成三十里堡联中了,学校设小学和初中两个学部。当时有句口号,叫“小学不出村,中学不离片”。1974年,当时的初家公社要求各联中办高中班,群众称“戴帽高中”,教师是初中教师,到县培训半年后回来教高中。大家心里都明白,自己肚子里那点水,教初中都巴巴结结的,教高中简直是笑话。我当时担任高中的语文和政治课,现在想起来都不知怎么教的。好在,学校只办了一届高中班就停办了。

1978年,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得以恢复,经过上级同意,本片几个村决定在几个村中间选址,建一所学校,把原初中部搬出来。各村按照人口数分担建校任务,实行三包:包工、包料、包质量。各村都由经验丰富的工头(俗称老掌尺)带领着施工。不到两个月时间,盖起了四排校舍,安上了电灯、吊风扇,又购进了一些新课桌和教学设施。学生有了新教室、新桌凳,感到很兴奋。多数老师晚上办公也不用黑灯瞎火地走远路了。学校几乎就在我家门口,上下班方便多了。

1987年,当时的初家镇决定初中学校合并,三十里堡联中与孙家滩联中合为初家镇一中,新校址建在轸大路北侧,原来的三十里堡完小搬进了联中校舍,本片各村小学全部撤销并入完小。莱山区成立后,三十里堡完小又搬入一所新校,几个村合建的那四排校舍变成了厂房。时光荏苒,岁月嬗变。这二里路上的三处学校早已消失了,所在校址有的盖起了居民楼,有的变成了公路。写这篇文章,不是单纯的回忆,我想说的是,它们所承载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轨迹,值得我们深思回味。

新闻推荐

绵绵细雨迎冬至

今有小雨雪冲走雾霾,随后天气转晴月日,绵绵细雨之中,潍坊市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标志着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进九”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较大。当天,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二里路上 三处学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