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寿光新闻 > 正文

强弩之末的最后一搏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3-09 20: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卢昱

公元前693年,齐襄公以复仇为借口,带兵攻打纪侯国,三年的灭纪大战拉开了序幕。仅用两年工夫,齐国首先攻下了郱邑,接着乘胜占领了郚邑,继而北下占领了鄑邑。此时的纪国孤立无援,只剩下位于今寿光南部的都城纪都、毫无抵御能力的浮来,以及远在南部的附庸国鄣邑(今江苏赣榆)。

公元前691年,齐国军队逼近纪侯国都纪台。在今寿光市纪台镇纪台村百姓的口口相传中,齐军却没那么势如破竹。围城的齐军虽连续数次将纪国城墙击毁,但一夜工夫,城墙又修复如初,令齐襄公大为懊恼,更让他疑惑万千:即使纪侯国男女老少齐动手,也难以在一夜之间修好如此宽厚的城墙!

原来,这修复如初的城墙,是纪侯使用的“障眼法”:他召集画师,使出浑身解数,在画布上画好城墙,层层叠叠的砖块,宛如新建;待城墙被攻毁之后,趁夜将画好的城墙图铺展下来,之后派人躲在画布后面,慢慢修复城墙。

纪侯也深知他的“障眼法”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终究会被识破,于是他又心生一计——美人计。“他把自己九个貌美的女儿叫到跟前,劝导她们要在危亡的时候分忧解难。之后,便派人趁乱将这九个女儿送出城外,嫁给齐国军队的九名将领,想以此瓦解敌人。”74岁的纪台村村民刘凤英介绍道。

九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一名齐国大将对纪侯的一个女儿说:“城墙修复如神助,老岳父真是用兵如神啊!”纪侯的女儿对自己的夫婿毫无戒备之心,心中一阵好笑,说:“其实这只是个障眼法……”将内情和盘托出。

这一重要情报迅速传到齐襄公耳朵里。齐襄公知道纪国已是强弩之末,便带领军队挺进纪都。纪侯深感大厦将倾,又深恨自己的女儿泄露国家机密,便暗中给九个女儿送信,希望国破人亡之前能父女再见一面。九个女儿聚集之后,纪侯命人掘了九个大土坑,命兵士将她们活埋在九个深坑之中,堆土成冢。这就是《寿光县志》中记载的九疑冢的来历,其遗址原在现孙集街道胡营村附近,今已不存。

活埋了九个女儿之后,纪侯悄悄逃出了纪都,不知所终。至此,纪侯国灭亡,齐国在纪台设剧邑,由纪侯之弟纪季主事,成一城之主,传十代。至战国时期,齐国取消其世袭,另派人管理。至此,纪侯国从中国的史册上消失了。

纪国虽灭亡了,但在民间传说中,这个国家还颇有生命力。寿光市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守祥曾在寿光的乡间,采集到诸多纪国相关的传说。在今寿光古城街道后王村东,有一座花墙围绕的墓冢,叫“纪公墓”,相传是为纪国后人纪良所修。

纪国即将灭亡时,王侯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投降,有的愿战死沙场。纪国的皇子纪良认为:投降会沦为阶下囚,会遭受侮辱,但如果战死,纪国也将无力回天。于是,他采取了第三条路:乘人不备换上百姓服装,背一把宝剑趁夜色逃出城门。

出了城的纪良不敢停歇,从纪都一路向北,在乡间流浪。一天,他来到今寿光城北古城街道后王村,见这里的人们忠厚朴实又好客,便定居下来。

纪良自小在皇宫内长大,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因不擅农活,只好靠村里百姓救济过日子。善良淳朴的村民没把纪良当外人看待,经常接济他。纪良因自幼患病,身体虚弱,常请御医看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纪良凭着自己的聪慧,不耻下问,学到一些基本医术,能治疗伤风感冒、腹泻痢疾等常见病。

一年秋天,寿光境内瘟疫流行。老弱病残死亡无数,就连青壮年都难以幸免,纪良非常心疼着急。他迅速发动村民采集野生药材烘干,用大锅熬制药汤。村民喝过他熬制的药汤疗效很好,控制了病情蔓延。他经常外出采集草药,以备为村民治病所用。村民把他当作救星看待,视为座上宾。

纪良待病人如亲人,看病一丝不苟,而且不论穷富一视同仁。在寿光北从医多年,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后因年迈体弱而终。纪良病逝后,村人为其筑坟立碑在村内建起“纪公祠”以表敬意。此后,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为表彰纪良为群众治病功德,在后王村东侧,老百姓为他建立起“纪公墓”,墓的四周砌有砖墙,墓旁立一石碑。石碑正面刻有“万善同归”的字样,以及纪良事迹和立碑事由。

相传不知何年何月,后王村王氏,得一怪病生命垂危。夜间有一自称纪良的人托梦说:非常感激后王村村民为其筑坟立碑,嘱咐刻其宝剑上的锈漆以治怪病。王氏似信非信,在家族长同意下,本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纪良墓地,果然挖出一把铜剑。剑长三尺,剑上刻有“纪”字。取其铜剑之锈以温水冲服病愈。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宝剑上的绿锈竟然被刮光。后来,又有人得病,纪良托梦说他坟上的土亦能治病。当地人纷纷抓土治自己的疾病,时间长了坟土也见少。

据《古城乡志》记载:清朝初年,潍县状元街富户曹某人,身患重病久治未愈。听说古城后王村纪良墓坟土能治病,不顾路途遥远,差人前来取土。曹某人以土煎水服之病愈。曹某感恩,送来“有求必应”匾额,亲手挂于纪公祠内。

每年十月初一为香火会,善男信女烧香磕头,十分虔诚。据说,纪公祠被毁于1941年春。祠内匾额不知去向,墓旁石碑不知下落。

新闻推荐

寿光全局规划聚力转型

本报讯(通讯员刘瑞全)5月23日,在山东泰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调试车间,近百辆车正在接受调试。很快,这些“寿光造”的电动汽车将驶向大江南北。目前,该公司获得国家...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强弩之末的最后一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