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克义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寿光市坚持以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科技换芯、电商换市“四换并进”,倒逼经济转型,加速从粗放增长向内涵提升转变,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1至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7亿元,利税98.1亿元,利润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8.2%。
腾出笼子育俊鸟
在晨鸣工业园的健元春项目车间,只见工人摁下按钮,产品分割、分装、包装就自动完成。这是健元春集团引进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产品质量、厚度、宽度、长度的技术数据全部由电脑控制。
作为首批退城进园、腾笼换鸟的工业企业,健元春集团实现了从空间转移到内涵提升的巨大变化。在市区83亩的老厂区主要加工麻袋制品,规模有限且产品逐步被市场摒弃。响应市里退城进园部署,集团退出城区,搬进园区,抓住搬迁机遇,积极转型升级,引进先进设备生产技术含量高的航空航天用贴膜,厂区面积也达到了663亩。
工业结构偏重,一直严重制约着寿光产业的提质增效。该市将园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摒弃传统思路,注重引进培育高品质的“俊鸟”。通过大力实施退城进园、腾笼换鸟,使巨能金玉米、富康制药、墨龙机械、联盟集团、华麟面业、富士木业、凯马汽车等一批老产业焕发了新青春。目前,该市有33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了退城进园,共腾出城区土地1500亩,分别用于企业研发总部建设、商业开发和城市绿化,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发展提升的双赢。
如今,寿光又制定了“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大力推进“6+4+X”产业体系建设,即改造提升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纸制品及印刷、食品饮料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培优做强以富康制药为代表的新医药、以泰丰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兰典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以默锐科技为代表的海洋产业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防水材料、橡胶轮胎、窗帘窗饰等多个产业集聚,实行上下游企业集中布局,抢占产业制高点,力争3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6个以上。
22个人的活现在8人干
“项目从意大利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从德国引进智能机器人,一条生产线用工由22人减少到8人,仓储配货也实现全程智能化自动操作。”山橡防水总经理王勇介绍。山橡防水是今年3月落户寿北的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国同行业单体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标杆企业。
寿光鼓励企业上新装备、搞大技改,大力实施“31265”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即在今后3年,推动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0个,认定机器换人示范企业20家,完成技改投入600亿元以上,企业整体效益提高50%以上。
宏源防水公司新建了多功能防水涂料生产线,配料生产全程自动化,产能提升1倍,能耗降低了50%,产品质量更加可靠。宏源防水还引进了非沥青基自粘、CPE高铁专用等新型高端防水材料生产线。宏源防水在全国建有四大生产基地,成为全国第二大防水生产商和行业唯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目前,寿光正在推进“百企转型升级计划”,对首批确定的68家企业,优先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支持企业围绕主业开展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跨越发展,力争3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300亿元,过亿元企业达到200家,过100亿元的7家。
掌握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我们构建起从依靠单品种创利,向研发制造多系列、多产品、梯度组合的产品群组发展体系。”富康制药总经理杨磊说,“保证了10年内每年都有新品上市,企业发展后劲十足。”
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市场上才能有话语权。寿光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百强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计划”,加大对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的扶持力度,全面实施品牌、标准、专利战略,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掌握话语权、标准权,力争年内大中型企业实现研发机构、申请专利“两个全覆盖”,靠核心技术打造行业首企、百年老店。
与此同时,该市还加快推进孵化平台建设,积极实施高端人才计划,重点打造医药产业孵化器、生物基新材料孵化器、卤水孵化器等公共平台,力争3年内孵化器达到5家以上,在孵企业300家以上;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扶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高标准建设科研平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培训一批、引进一批、回归一批“三个一批”人才工程和企业家“领头雁”计划,选派企业家到国内外顶级机构培训;加强与重点高校对接交流,开展“寿光专家人才创新创业家乡行”活动,实施“桑梓人才计划”,吸引寿光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
聚焦网络发力电商
作为一个电子商务产业汇集区,寿光市软件园也是一家以软件研发、文化创意、电商创业为主题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软件园致力发展以农产品网上交易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产业,打造由人才培养、服务外包、创业孵化、电商企业组成的产业生态链,着重引进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企业,持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为当地产业升级发展贡献力量。日前,该园已获批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据统计,寿光市电商企业已发展到305家,1至9月份完成交易额71.3亿元。
针对电商经济主要集中在三产物流企业,多数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仍处于从属地位,电商应用较为滞后的实际,寿光市提出,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电商思维”,运用B2B、B2C、O2O等商业模式,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载体,加快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嫁接,把电商模式应用到生产、市场、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为实体经济插上“网络经济的翅膀”。同时,加快电子商务总体规划编制,出台电子商务扶持办法,重点抓好全福元“天天购”电商基地、西城电子商务园区、东部蔬菜电商基地等项目,鼓励扶持九州书画城、青年电商服务中心等一批成长性好的本土电子平台,力争3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0亿元以上,电商应用在企业实现全覆盖。
新闻推荐
世范山旧貌曹世范(1924-1945),今寿光市羊口镇曹家辛庄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入党。曹世范在入伍不久,左手负伤残废,后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兵。1944年夏,他与战友张成利到于家岭侦察,...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