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国胜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韩阳郑秀宝
“这个苹果品种市场上常见吗?”“猕猴桃树苗间距多少合适?”“几年能见到效益?”7月29日下午,在青州市清风峪原生态农业基地,一堂开在猕猴桃树下、葡萄架旁边的新型农民田间课堂正在进行中。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民们边品尝着基地里的罗马红蟠桃,边现场提问,农业基地负责人张梅兰则在一旁现场作答。
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发展科学种植,“田间学校”在青州市逐渐兴起。去年,该市参加培训的新型农民达500人。这种农技传授新模式,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一改往日开会培训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地参观、亲身实践、互动交流的方式,根据农民的不同层次需求开展培训,把各类科学、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指导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技能,解决了农业科技落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振兴再加一把劲儿。
这次来清风峪原生态农业基地参观学习的130多名学员,近距离观察作物,现场气氛热烈。张梅兰领着大家在基地参观,“右下角是我的微信二维码,大家可以加我好友,以后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问我。”基地路两侧的生态科普长廊吸引了前来培训的农民们。从猕猴桃的栽种季节开始,细化到疏果定果、夏季摘心、秋季管护、冬季剪枝,甚至每个月份的管理技术都一项项细细地标注在长廊上。
据介绍,这70多块展板是由青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青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助制作的,除了详细展示了猕猴桃的田间管理方法,还有喷灌、施肥方法、沼气工程等先进管理技术,太阳能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及各种常见野菜的加工炒制方法,内容实用易懂,很受学员们欢迎。
“从今年春天到现在,我们基地接待的各地新型农民培训班,还有各地来参观学习的朋友大概有二十期,两千多人。像这样的田间课堂,学员们收获会更直观、学习效果更好,一直以来的反响也都很不错。”张梅兰说。
新闻推荐
青州南小王村年满65岁村民免费吃食堂、住公寓,村民袁立顺说 “公寓里啥都有,我们拎包入住”
□本报记者郑颖雪王金满本报通讯员孙楠“公寓里啥都有,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调,我们老两口...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