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青州 > 正文

井水甘甜 村民告别靠天吃水

来源:潍坊晚报 2019-06-24 10:01   https://www.yybnet.net/

青州横栏村第一书记赵信义到任俩月打出三眼井,为经济发展开路

青州市庙子镇横栏村是一个位于青州西南山区的偏僻山村,这里113户350多位村民多年来一直面临吃水难的问题,缺水也成为横栏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4月17日,第一书记赵信义到村仅俩月,经过多方筹措为村里打出了3眼井,解决了横栏村和附近两个村千余村民的吃水难问题,也为横栏村的经济发展带去了希望。6月18日,记者走进横栏村进行了探访。

村民不用上山取水

“我今年71岁了,这是第一次喝到井水,甘甜啊。”6月19日,横栏村的村民王维晋取了一瓢从新打的井里抽上来的水,喝着甘甜的井水,他打心底里高兴,村民的笑容就是对第一书记赵信义最大的肯定。至此,横栏村的113户350多名村民结束了靠天吃水的历史。

横栏村党支部书记王能利告诉记者,横栏村以前吃水都是靠天,村里修建了一个蓄水池,村民吃水主要从蓄水池里挑水。“赵书记来到村里就着手筹备打水井,用了20天的时间打出了3眼井,村里人都很感激。”王能利说。

今年55岁的赵信义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储备科科长,今年4月17日来到横栏村成为挂职的第一书记。原本以为主要任务就是帮村里寻找一些经济项目,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横栏村多年来竟然连一口井都没有,村民吃水依然靠肩挑,农业种植完全靠天,更不用提经济发展了。

“第一要务就是打井!不打井,横栏村永远发展不起来。”赵信义说,看着村里的老人还要上山取水,几乎没有什么经济项目,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为了打井,赵信义经过多方筹措,最终筹集了50万元资金,用20天时间在村里打出了3眼井,位于村口的第一眼井深220米,出水量达到每小时35立方米,不仅能够满足村里的吃水和生产用水需求,还能为同样靠天吃水的桃行村和下龙宫村免费供水,这两个村千余村民也将结束吃水难的历史。

由于村民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挑水不方便,赵信义正在想办法把井水引进村民家里,让村民能喝上自来水。

经济发展有了希望

多年来,横栏村的唯一集体经济来源就是承包给附近水厂的2.7万元。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到城里务工,剩下的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劳动力严重不足,虽然守着5005亩山地和几百亩耕地,却也力不从心。村里的老人靠上山摘点山楂,采些野生连翘到集市上卖来维持生计。

以前,由于村里没有水,根本没有投资者愿意来横栏村投资开发。现在村里有水了,赵信义心里有了些底气,他正在多方联系洽谈,希望将村里的部分土地流转出去,靠社会资本将村里的农业资源利用起来,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能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赵信义将带着横栏村的井水进行化验,如果符合矿泉水开发经营的标准,能拿到矿泉水经营权,他计划与水厂合作开发,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甘甜的井水汩汩涌动,不仅结束了村民靠天吃水的历史,也将为横栏村的经济发展带来希望。本报记者陈静静

新闻推荐

老兵五世同堂 40子孙来祝寿

85岁的刘中文和老伴坚持独居,不愿给子孙添任何麻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青州市谭坊镇南孙家村的刘中文和老伴经历...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井水甘甜 村民告别靠天吃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