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青州 > 正文

壮薄弱村“筋骨” 鼓村集体“腰包” 兖州区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来源:济宁日报 2019-06-24 09: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孙逊本报通讯员张美荣陈清波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际,兖州区坚持发挥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集聚政策信息、农村资源和农业优势条件,用好用活“党建+”模式,发展农村强村富民产业,走出一条村集体、村民多方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40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883万元,村均16.95万元。力争到今年年底,所有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一引四联”集体村民“双受益”

近日,冒着炎炎烈日,记者在漕河镇管口村的50亩葡萄园内欣喜地看到,一串串长势喜人的“阳光玫瑰”已经挂果。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管口产的“阳光玫瑰”葡萄就直接登陆上海高档超市,进入上海人的餐桌。仅这个葡萄园,每年为村集体、村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益。

管口村的“阳光玫瑰”葡萄风风火火“闯进”了上海高档超市,更火的是管口村“一引四联双受益”发展模式。据介绍,“一引”就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管口村党支部提出“党建促发展、党员做示范、建立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高端优质葡萄种植为突破口,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强村富民的产业致富目标。党组织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班长作用发挥好,群众路线坚持好,党员带头作用发挥得好三个方面。

“一引”凝聚发展合力,“四联”推动产业振兴。据介绍,“四联”其一是集体联农户。村党支部依托党员带头和群众积极参与,将全村1300多亩耕地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规划建设200亩优质无公害果品种植基地和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主导产品为绿色生态葡萄、优质小麦、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等。其二是集体联社会资本。村党支部以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为撬动,建设一期100亩优质葡萄基地,包括农电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引进社会资本100万元,成立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52%,社会资金占股48%,支部书记任董事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担任监事会主任;利用社会资本“第一桶金”采取先付租金的方式,按照每亩925元的标准,又完成了1100亩耕地流转。其三是公司联技术团队。以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导,公司聘请山东果树研究所李勃博士领衔的专业技术团队,为公司运营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支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乡村振兴“外脑”。其四是公司联市场。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马陆葡萄、益海嘉里公司、南阳湖农场、国内大型连锁商超等广泛开展合作对接,凭借平台优势,在解决先期投入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并采取“线下直销+网上销售”相结合的模式,确保销售渠道畅通,打造了优质无公害粮油作物响亮品牌。

有了“一引”“四联”,顺理成章就是村集体和村民的“双受益”。村集体通过占有股份增加了收入;村民既有土地流转租金、分红,又可以到基地务工挣工资,实现了“双赢”。

50亩葡萄园按照亩产葡萄3000斤、每斤10元,预计可实现收益98万元,其中村集体可增收50.9万元。除了葡萄种植,管口村还发展了1100亩优质粮油作物基地,预计村集体可增收5.8万元,村民每亩地收益约为1300元。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实现多方共赢

“瓜蒌种植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生事物,这得益于区委组织部给我们开展了专门的培训和我们多方实地考察特色产业发展。”大安镇西垛村支部书记王连柱说。

“以前没种过瓜蒌,能行吗?”当村里决定发展瓜蒌种植时,不少村民议论纷纷。“种植瓜蒌可不是一时脑热。”王连柱介绍,村“两委”班子先后到辽宁海城、吉林延吉、河北承德欧李小镇、安徽安庆等先进地区考察特色产业发展,结合本村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决定规划建设瓜蒌种植基地。

在大安镇西垛村近300亩的瓜蒌种植基地内,王连柱和村民们正在精心呵护着这些“宝贝”。据介绍,该项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党支部领办成立股份合作社,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筹资、村集体入股、村民以地折资入股。三方合作经营,年终按营业利润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分别按比例进行分红。目前已完成185亩瓜蒌种植,同时在瓜蒌地里套种130亩土豆,增加整体收益。

瓜蒌顺利种下了,可将来销售怎么办,去哪里找市场?王连柱早就考虑好了这个问题,与安徽满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供需购销合同,9月份可初见成效。去掉石柱、种子、肥料、人工等费用以及土地流转金外,2019年收支基本持平,2020年起每年预计纯收益33万元,其中村集体年增收13.2万元、村民每年亩收入增收361元。“通过这种模式,村集体占有股份增加了收入,村民既有土地流转租金、分红,还可以到种植基地打工挣钱,实现了多方共赢。村集体有了收入,才能更好地为村民营造生活环境、谋求福利。”

在强村富民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村级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不可或缺,更有利于将土地资源、农村劳动力、政策信息等发展要素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村集体和村民都受益。

兖州区各村级基层党组织使出浑身解数,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富民产业,或整理废弃坑塘搞种植,或包发流转土地,或组建合作社农业公司,或发展农村电商,村集体发展强村富民产业的活力得到彻底释放。

特色引路领着农民奔上致富路

刚进入6月份,小孟镇梁家村600亩丹参开起了蓝色的小花,大片大片的甚是好看。村支部书记李海龙指着大片的丹参告诉我们,“农民以土地入股,每年每亩保障1200元的土地收益,再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确定村集体、村民超额利润分成比例,市场、种子、技术全由村集体提供。”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该村“两委”成员积极探索发展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路子。外出到安徽亳州、菏泽、青州等地学习考察论证,最终把丹参种植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与中国药材之都——鄄城彭楼镇建立长期供销关系。以村党支部为龙头,成立“梁家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集中流转村内土地1000亩,种植丹参、桔梗、决明子、板蓝根等中药材,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统一管理。

“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从两种中选择一种入股方式。”工作人员介绍,一是村民以土地入股,自行管理,村集体保障村民每年每亩1200元收益,超额利润村集体和村民五五分成;二是村民以土地入股,委托村集体代为管理,村集体保障村民每年每亩1200元收益,超额利润村集体和村民八二分成。公司负责提供种苗、肥料等及技术服务,并按照签订的协议价格收购丹参根和丹参种子,村民按照确定的入股方式进行分红。

目前,已流转土地600余亩种植丹参,3月份开始栽苗,12月份收获, 年底可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分红,亩纯利润2000至3000元左右, 农户保底收入1200元,剩余利润村集体和农户按比例分红。预计年底丹参种植集体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2020年将在全村推广丹参、黄芩和金银花等中草药的种植,同时辐射带动李海、王海、李堂村种植丹参等中药材2000亩。另外,规划投资100万元建一处2000平方米的药材烘干厂房和晾晒车间,引进中草药加工企业,对种植药材进行初步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该项目实施后,每年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除去各种成本及分红外,可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将梁村打造成济宁市中草药示范基地,进而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的任务目标。

金灿灿的油菜花荡漾着清香,竞相绽放。不久前,2019兖州·牛楼首届油菜花节在牛楼花海彩田景区开幕,依托泗河滩万亩生态油菜花基地,踏青赏花、互动体验,既有泗河流域悠久的文化内涵,也有乡土情怀、田园风情的装饰景观,融入“赏、游、学、玩、食”全身心贴近大自然。这里不仅仅是油菜花的“盛宴”,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更是丰富多彩。观赏油菜花、汉服传统服饰、绿色现代农业聚集带、风筝布景、稻草人布景、文化小景;研学泗河文明历史典故、绿色现代农业发展、泗河治理工程愿景;游玩纸鸢满天、花田风车、水上游乐、儿童游乐设施、马术、撞撞球、风景主题合影。还有万人花间健康跑、儿童研学、绘画写生、纸鸢满天、营地帐篷、吊床太阳浴等活动。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新兖镇牛楼社区,用活临城靠矿的区位优势,在旧村拆除的土地上建起了“牛楼味道”生态农庄,安置100名村民就业,年收入达1800万元。随后,又建立了花海彩田景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据介绍,这两家公司都是集体控股,全民自愿入股,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受益。目前,花海彩田项目累计投入450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及中心岛、吊桥等附属设施建设和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2019首届花海彩田庙会接待游客10万人,收入120万,其中门票收入月60万元,租赁收入60万元;首届油菜花节截止到4月13日已接待游客 12万人,收入130万,其中门票收入90万元,租赁收入40万元。按照村集体参与、村民自愿入股方式来核算,年底预计村集体可实现增收300万元,村民实现增收200万元。

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强村富民产业,不搞“一刀切”,村“两委”根据村情、民情,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商议确定发展路子,强村富民产业在兖州遍地开花。

人才支撑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

“守着‘金土地’不能让农民过穷日子。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关键在于找到点土成‘金’的人,在于强而有力的村级基层党组织,在于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兖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峰认为。

近几年,兖州区委以村级班子强、队伍强、群众富、集体富的“双强双富”为目标,实施了“强村固基”工程。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政治能力和服务能力相统一,选优配好村“两委”成员。在党性强、作风好的基础上,优选愿意为群众服务、能够带群众致富的“能人”,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

围绕强村富民、乡村振兴,兖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从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组织80余名村党组织书记赴苏州、潍坊、泰安等地进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选派强村党组织书记、弱村党组织书记双向挂职,经济弱村党组织书记到经济强村挂职任党组织副书记,经济强村党组织书记到经济弱村挂职“第一书记”,结成帮扶对子,共同发展。

新闻推荐

退伍不褪色 转业不转志

□本报记者张传亮1994年,祖籍青州、1977年生人的李卫健参军入伍了,在驻甘某部独立骑兵连服役,期间加入了中国...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壮薄弱村“筋骨” 鼓村集体“腰包” 兖州区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