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坟镇根雕产业连连上台阶,换来金山又不破坏青山
青州市王坟镇,因境内有明代衡王陵墓而得名。这里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是国家级生态镇、中国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近年来,王坟镇政府大力支持镇上的根雕产业,一块不起眼的烂木头,在根雕艺术家的手中被赋予灵魂,化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作品。从村民单打独斗到成立根雕创意创业园、根雕艺术加工合作社,王坟镇的根雕产业一步一个脚印,在根雕经济的带动下,更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创业初期扛着根雕外出叫卖
近日,记者来到了青州市王坟镇,沿着逄峪桥一直往北走便是一个个根雕村,一路走过看到不少村民在路边展示根雕艺术品。许家庄村村民金世全正在用电钻做一件茶桌,只见他有时候用电钻,有时候用小刀勾勾刻刻,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他说,做根雕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
说起王坟镇的根雕产业的发展,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李家庄村的李太军,他做根雕已经31年了。李太军1980年毕业后开始从事木匠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善于钻研的他发现,可以将一些废弃的木头做成花架等小玩意。当时根雕还属于新兴产业,就青州市来说,还没有人从事根雕加工产业。慢慢地,他把附近山上被砍伐或枯死的树桩带回家,去皮、去腐、修剪、雕刻、上漆,依照外形特点加工成各种鸟兽虫鱼。
将这些废弃树桩做得有模有样后,李太军就将这些“艺术品”扛在肩上,到一些繁华的地方叫卖。每次他都会多带一些。虽然路上比较辛苦,但是一周下来都能收入两三百元。那时候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八十元,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回想起当年扛着根雕到处卖的日子,今年56岁的李太军还是有些怀念。他说,当年背着上百斤的东西到处走,脚底下经常磨出很多水泡。到了晚上舍不得住小旅馆,只能在一些桥洞底下将就睡一晚,一连好几天都吃不上口热乎饭。不过看到别人欣赏根雕的眼神,他觉得这些辛苦都值了。
看到李太军做根雕做得有模有样,附近几个有木匠功底的人便开始跟着他学习根雕艺术加工,以此赚钱谋生。后来,附近村庄大批的木匠纷纷效仿,转型做起了根雕。
李家庄的张安禄也是村里最早一批做根雕的。他说,做根雕需要经过选材、看材、造型设计、打胚、修光、磨光、喷漆打蜡等一系列流程,不单单需要力气,还需要各方面的天赋,有的人虽然很努力但始终学不会。
单打独斗遇难题
据几位村民回忆,最初他们这里的根雕并不被外人熟知,都是靠自己带着根雕到外面去卖。有时候出去几天能全部卖掉,有时候却一件也卖不了。后来知道的人多了,才渐渐有人来村子里购买根雕,他们才结束了扛着根雕外出叫卖的日子。
当时做根雕的村民比较零散,观赏性各不相同,价格也高低不一。有时候辛辛苦苦一个月做出来的根雕,却卖不出好价钱,除去材料费,挣不到多少钱。由于前来购买根雕的人太少,不少村民家里都积压了不少的根雕艺术品。面对种种问题,不少做根雕的村民开始转行。
家住王坟镇金家村的金先生曾经做了几年的根雕,后来因为做得不景气便放弃了。金先生说,费劲做出来的根雕,经常卖不出好价钱,看着满屋子的根雕卖不出去,只能干着急。
“那时候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做根雕的反倒不如倒卖根雕的挣钱,因为做根雕的都是些朴实的村民,他们缺少销售途径,只能等着顾客上门买,也不一定卖出好价钱。而那些倒卖根雕的生意人有一定的顾客群,所以比较挣钱。这样一来,这些做根雕的心里就不平衡了,有一段时间不少人都转行做了别的。”李太军回忆。
成立根雕合作社,政府多方扶持
看到村民们在根雕销售等方面遇到问题,王坟镇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根雕产业,助力村民将根雕产业做大、做强。首先,成立根雕艺术加工合作社,根雕业户抱团发展,产品集中加工、统一销售,合作社按利润分红,有效地解决了销售难等问题。目前,已经发展社员400余户,每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
在2016年又启动根雕创新创业园,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了占地1000余亩的“王坟印象”农特产品服务综合体项目。目前,已建成五个规模创意园区,并建成卫生室、幸福院和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
“王坟印象”农特产品服务综合体项目,为王坟根雕艺术品和农特产品搭建了集中展销平台,为争创品牌、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王坟镇根雕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山西、河北等地,取材于松柏、黄杨等树木的枯木枯根,不用王坟本地一根一木。镇政府要求以环境保护为原则,坚决禁止加工业户采挖古树名木。“我们禁止根雕户自己上山挖树根,这也是对我们这里环境的一种保护,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就破坏了绿水青山。”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
说起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少村民都拍手叫好。村民魏磊说,自从有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根雕合作社和创业园等成立后,他们这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现在根本不用愁销售,一年收入个十几万元不成问题。
八成人口参与,产品实用价值高
近几年,王坟镇根雕业户也逐渐增多。目前,王坟已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根雕艺术加工集中区之一,根雕艺术加工遍及全镇100个行政村,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占当地人口的80%以上。王坟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根雕)之乡、山东省根雕艺术活动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王坟的根雕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欣赏价值发展到现在的实用价值,造型各异的桌椅等各种器具一应俱全。过去靠背着根雕赶市场,现在大批的客户主动跑到家门口来买。原来的小木匠在精雕细刻中也沾带了文化艺术气息,摇身一变成了根雕艺术家。李太军的根艺作品《飞天》荣获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根雕艺术作品一等奖,并被人高价收藏。
对于未来根雕产业的发展,王坟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一是强化人才技术支撑,招才引智,引进高素质设计人才;二是丰富园区内容,使“乡村文化旅游”和“根雕创业产业”良性互动,将根雕创意园打造成生产加工、展示交易、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三是深挖文化内涵和特色消费亮点,积极拓展消费群体外延,扩大知名度。
根雕不仅仅是一项产业,还是一门文化艺术,给从业者带来的是物质财富和文化艺术的双丰收。“我们像画家一样,个体从业,下雨阴天也不耽误,只不过人家用的是画笔和颜料,我们用的是刀子和油漆。”根雕艺人李太军说。由于长期用电动工具做根雕,李太军的听力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但他还是时常跑到全国各地去找材料,只因他热爱根雕这份事业,更想让家乡因为根雕而远近闻名。
文/图本报记者常方方
新闻推荐
从失业初期的30亩到现在的5千亩,于禄海已建成集观光旅游、梅花鹿养殖、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大石崮山森林公园,周末客流量达到...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