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学宝郑颖雪
3月1日,从青州城区出发向西,沿着一条盘山公路,经过多个急转弯,来到一个叫做胡林古的山村。
4年前,记者曾经来到胡林古村采访,当时村里只剩下四十几位老人,年轻人都带着孩子进城打工去了,村里一片萧条。
“我们这儿耕地少,经济收入很低,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胡林古村党支部书记孟庆利告诉记者,由于贫困,导致村里人口大量流失,更别提发展经济了。
这次采访,记者却见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胡林古村边原来的荒山上,现在种满了黄栌、杏、核桃、榛子等树木;以前荒废的三个小山谷,如今种植了十万余株玫瑰;停车场、公厕,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自驾游的车辆,忙碌的村民,整个村子充满了活力。
短短几年时间,胡林古村为何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据了解,2015年之前,胡林古村集体收入为零。村两委决定“靠山吃山”,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孟庆利告诉记者,胡林古村是原生态的,风光独特,只要解决三个荒山的绿化问题,就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但是要发展旅游业,资金是首要难题。孟庆利想到了引入社会资本,保护性开发。经过多方奔走,终于,他找到了刘化龙,一位从潍坊走出去的创业者。
2015年7月,刘化龙的第一笔投资50万元到位,后来又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胡林古村动作迅速,打深水井,解决用水问题,在三个荒山头上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修路,高标准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旅游养生等产业发展。
“你看,埋设好的几条地下管道预留口的盖子上,有的写着供水管道,有的写着污水管道,有的写着雨水管道。”孟庆利说,这是我们建设的雨污分流系统,杜绝污水流入山谷水系或渗透到地下,雨水则通过管道流入山谷河道。
2016年,胡林古村成立旅游合作社,村子以山地、耕地、果树等自然资源入股,刘化龙以资金入股,对胡林古村统一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并让全体村民入社,把不种的地、空闲的屋统筹利用起来,盘活闲置资源。
胡林古景区规划总设计师王禄兵告诉记者:“整个景区的规划分为一水多谷,一水主要就是一条水系景观带,相关的一些特色山谷,将来会再打造成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台地景观。胡林古村地势比较高,并且四面环山,植被保护比较好,主要是借助它优越的自然条件,来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村。”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胡林古景区已经初见规模,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基础上,胡林古村还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突出农家特色,推出特色体验项目,增加乡村游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来到村中的农家菜馆,石头建成的房子内,三桌食客们正吃得津津有味。“这跟小时候在老家吃饭一个感觉,炉子上面烧着开水,吃着土灶大锅炖的鸡,特别香。”来自淄博的游客周京磊说。
胡林古村村民孟现华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发展旅游以来,村里很多人都回来了,有的开个农家乐或者小饭馆儿,有的给村集体打工,都能赚不少钱。”
依托自身特色,胡林古村趟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子。如今,项目建设每天吸收本村及附近村民用工110多人,树越种越多,环境越来越好;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村民们腰包鼓了起来。去年,合作社出资110万元为村民分红。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小山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孟庆利说。
新闻推荐
备受关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即。3月4日,记者将镜头对准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办公桌”,记录他们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节奏。(济南报业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陈长礼王彬李永王端鹏...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