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刘芳芳
赵老汉,大名赵益公,是青州市王府街道埠前村村民,已经86岁高龄。据赵老汉介绍,因为重大疾病,近几年,他的老伴、儿子、儿媳相继离世,不仅家庭几近崩溃,家境更是雪上加霜,让他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扶贫工作,让他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
“去年冬天送来了棉衣、棉被,今年又送来了取暖炉和1000斤煤炭,逢年过节米面油都不缺我的。最重要的是,我和孙女、孙女婿都相继在政府的对接帮扶下找到了工作,整个家庭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赵老汉乐呵呵地说。
赵老汉的工作,是在村里当环境保洁员。为了帮助劳动能力弱的老年人有更好的生活,青州市每个村庄几乎都设有保洁员公益岗位。赵老汉说,他现在一月的工资有300多块钱,每月还有100块钱的养老补贴,孙女和孙女婿一年也收入三四万元,家庭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年前,赵老汉家还买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期待。
自实施***以来,青州已有14249户32004人全部实现“造血式”脱贫。
新闻推荐
“我们都愿意到这里养老!” 青州市加快推进健康养老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侧记
□本报记者杨国胜郑颖雪本报通讯员史海莹1月30日,正值寒冬,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幸福院的老人却感到格外温暖。“以前过冬只能点炉子,屋里也就十四五度。现在用...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