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起,一篇名为《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前三甲分别为北大、清华、人大》的文章在各媒体间广泛传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章引用了国内一个著名研究机构的数据,对国内大学的各学科实力,科研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衡量,比较,评价,并进行了综合排名,最后得出了“北京大学以12个学科名列榜首成为各学科夺冠最多的高校;其次是清华大学,在11个学科中摘得桂冠;中国人民大学有5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位列第三。”的结论。对于这样的一个结论是否准确我们姑且不论,然而文章标题中的“前三甲”一词却颇值得商榷,现代人通常认为“三甲”来自历史上的科举考试,指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那么,历史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让我们追根溯源,去探访历史的真相。1983年春,青州市郑母村的赵焕彬,向青州市博物馆捐献出了他家珍藏400多年、其祖先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内外孤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中国大陆地区现存的惟一一份状元卷,这份状元卷系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全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是填写考生姓名、籍贯、年龄等,以及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为馆阁体小楷书写,朱笔断读,句末画有红圈,是典型的八股文。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透过这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历史上的状元、榜眼、探花只不过是第一甲的三名,而并非“三甲”。
那么,究竟何为“三甲”,“三甲”源自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科举作为当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从隋朝大业年间便已经开始,但是直到宋朝太平兴国八年才开始分“三甲”,即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其考试过程也极其繁琐,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以经义八股作为考试内容,通常在殿试以后,就会由当朝的皇帝钦点,产生一甲的三名,即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则从第四名开始至一百名左右,具体数量不定,而且每年人数都有很大区别,三甲在一百人到两百人不等,每年人数也都不一样。三甲人数即使在各个朝代也不尽相同,例如清光绪癸卯科,共录取进士360人:其中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由于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致使科举考生趋之若鹜,为限制录取人数,主考者常乞灵于考试命题,致使毫无实用价值、近似文字游戏的偏题、难题、怪题几近泛滥成灾,考生为迎合考试命题而拼命死记硬背,然后寻章摘句,甚至硬钻牛角尖,致使科举考试日趋腐朽僵化,逐渐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而衰亡。
其实,古代科举考试所谓的“三甲”中的“甲”,实际上是等级的意思,指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很显然,把“前三甲”当做“前三名”,是现代部分人对历史事实的误读,也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我们遣词造句,运用文字时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不要任意的割断文字的历史联结,想当然而用之,而应当了解文字的演进轨迹,让文字融入时代,在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它应有的光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晓杰)2月8日上午,2018“青州古城过大年”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州古城阜财门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初宝杰出席。“古城过大年”作为青州旅游形象和对外宣传的一张...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