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闻 青州新闻 诸城新闻 寿光新闻 安丘新闻 高密新闻 昌邑新闻 临朐新闻 昌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青州新闻 > 正文

历下秋风吟古亭

来源:济南时报 2018-01-02 15:35   https://www.yybnet.net/

□朱文兴

历下亭像个万花筒。这个0.4公顷的湖心岛,面积只是大明湖的千分之四,却集丰厚的人文景观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于一身,从不同的方位看她,风光变幻,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我爱在超然楼西侧的明湖岸边眺望历下亭:八檐翘角、红柱绿瓦的亭轩曲廊华贵典雅,在环湖垂柳的飘拂下,忽隐忽现,呈现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情画意,令人遐思翩翩。

乘船登岛,近看历下亭,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感受。柳芽吐翠的早春,荷浪迷人的夏天,芦荻瑟瑟的仲秋,银装素裹的冬日,四季不同的美景都令我流连忘返。

我最喜爱的还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到历下亭,观赏清波拍岸、佛山倒影、芦荻瑟瑟、秋柳萧萧的独特美景,体味历下秋风轻柔拂衣、令人神清气爽的愉悦感受和人文意蕴。“历下秋风”与“锦屏春晓”、“佛山赏菊”、“趵突腾空”、“鹊华烟雨”、“汇波晚照”、“明湖泛舟”、“白云雪霁”齐名,是著名的“济南八景”之一。清代崇祯年间的《历城县志》曾有记载,“历下亭在历山台上,面山背湖,实为绝胜,唐杜少陵有《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昔人标景为‘历下秋风\’。”其实,更富诗情画意的美景是明湖秋月,在晴朗的夜晚明月升起之际,乘船登上历下亭,面临烟波浩渺的湖水,清丽宁静,呈现出“万顷长湖平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意境。极目远望,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

历下亭又称古历亭,因南部有历山即千佛山而得名。天下亭子千千万,经得起世事变迁风霜雨雪吹打、延续千年成为名胜的古亭,必有深厚的文脉作滋养,历下亭就是历代名人名士相聚雅集、把酒临风、吟诗赋词的风水宝地。

早在唐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的夏天,34岁的诗圣杜甫就来到济南,在历下亭参加了一个少长咸集、名人荟萃的宴会,东道主是时任齐州司马的李之芳,主宾是其从祖、擅长书法文章的名士、时任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青州)太守李邕。李邕是杜甫的伯乐,自相识于东都洛阳后,交往不断加深,开元年间在长安结为忘年交。名士雅集历下亭,觥筹交错诗声朗。秀美的山光水色,令杜甫诗兴大发,即席吟诵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五律一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中所指的历下亭,在今五龙潭附近,始建于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到济南考察水系后,曾在《水经·济水注》中记述过此亭,“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极望水木明瑟。”“池”指五龙潭,“客亭”是相对于“驿亭”而说的,指官宦大户用于迎送贵客的亭子,应是历下亭的前身,从北魏始建,到杜甫来游,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所以杜甫以“此亭古”相赞咏。被郦道元称为“客亭”的这个亭子,历经二三百年仍默默无闻,诗圣杜甫的登临,即兴吟诵的一首诗,使她第一次有了一个集地理方位及人文底蕴于一体的响亮名字——历下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的诗句,使历下亭成为名胜,济南也名声鹊起。

岁月风霜,历下亭几度存废,几经变迁,至唐末已成废墟。后人不忍心此亭失传,几经易址重建。宋、金、元、明时期,坐落在大明湖南岸的历下亭又几经兴衰。清康熙三十二年即1693年,山东按察使喻成龙和山东盐运使李兴祖二人在大明湖今址的小岛上重建历下亭,竣工时,喻成龙还专门邀请蒲松龄从淄川到济南参加新亭落成宴会。席间,蒲松龄挥毫蘸墨,一气呵成,吟咏了千字赋文《古历亭赋》,赞美了大明湖美若仙境的山光水色,颂扬了古历亭历经兴衰得以重建、依然芳华满园的功绩。赋文开头写道,“亭以地名,物以人见”,继而写道,“凭轩四望,俯瞰长渠;顺水一航,直通高殿。笼笼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遙接芙蓉之苑”;“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春草,疑谢氏之池塘;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每当我来到历下亭,总会到东南侧一扇镶嵌着石刻《古历亭赋》的墙壁前,默默地颂读这篇使历下亭声名远播的赋文。

步入雕梁画栋、重檐八角式的历下亭,南侧门廊廊柱上的楹联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的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了历下亭的悠久历史和济南的人杰地灵,令我肃然起敬。进入廊门,由乾隆帝题写的“历下亭”三个金黄色大字的匾额鲜艳夺目,门两侧各立有乾隆书写的石碑一块,左侧为“历下亭”三字,右侧为咏历下亭的诗碑,镌刻着乾隆帝书写的诗三首:“芳州城郭里,亭榭画图间。杜句已成古,春游偶趁闲。渔歌隔浦远,桥影卧波弯。一棹蓬瀛到,仙风那引还。”“天光澄上下,诗意寄烟波。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朱栏横绿渚,倒影漾澄泓。烟柳万千树,春禽三两声。从来称历下,到此适清明。流水落花意,维摩句有情。”乾隆帝的诗,客观地描绘出了大明湖历下亭的秀丽风光和厚重人文底蕴。

亭北是名士轩,轩内西壁上镶嵌着李邕和杜甫的线描石刻造像;东壁上题有何绍基重修古历亭的诗,“当时北海宴工部,海右此亭已称古”。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济南居住多年,“半在历下,半在章丘”。他一到济南,就被大明湖的美景所陶醉,即兴赋诗,在《济南》二首中写道,“落日天边见二峰,平陵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积气苍茫含斗宿,余波瀺灂吐鱼龙。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诗中不仅赞咏了济南秀美的山水风光,更表达了对杜甫、李邕等名士在历下亭胜会的追思和景仰。

这真是,名人荟萃传文脉,历下亭中聚芳华。

新闻推荐

抓好项目引领 实施惠民工程 市政府办公室精准帮扶开创富民路

本报讯(记者付生)今年以来,市政府办公室包村组扎根青州市王坟镇鞠家河村,以惠民工程及项目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谋划发展,强化措施、精准施策,在帮助村民提高收入的同时,彻底解决村集体收入为...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历下秋风吟古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