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国胜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潘伟
作为传统花卉产业大市,青州市围绕“东方花都、青州花卉”品牌,以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施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在当前竞争激烈、环保形势严峻的新形势下,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路。
11月22日,在位于青州市黄楼街道的山东七叶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洁明亮的现代化花卉大棚里,花卉产业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她们将养好的多肉植物成批放到运输车上,再将培育好的多肉芽栽种到小花盆里,每人每天有100元收入。
“今年多肉的销售还可以,但是已经到了瓶颈期,你看这些多肉盆景,是我们针对目前多肉植物行业同质化竞争进行的创新,现在售价高,需求量很大。”七叶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海滨告诉记者。
作为青州第一个转型做多肉植物的花卉商,2016年,蒋海滨成立了山东七叶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科研、花卉生产、园艺展示、旅游观光,力求以高端化、高效化、集约化、机械化、精细化的方式,发展花卉产业。“科技和创新,是闯荡花卉行业最重要的两点。”蒋海滨说。
同一天,黄楼街道芦李村的李洪杰正在自家的多肉植物大棚里忙碌。“我们全村都养多肉,近几年赚了不少钱,很多一年赚上百万,我去年一年挣了60万元。”李洪杰告诉记者,现在他在青州市区的高档小区买了房子,开上了宝马。
芦李村是青州市花卉产业村的典型代表,几乎全村都养花或者从事花卉经济一类与花相关的行业。“我们村靠着花卉发家,现在竞争激烈,大家经常出去考察,不断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调整新的思路,现在多肉植物行业又进入了瓶颈期,我们考虑发展多肉盆景或者其他花卉。”村支部书记李道进告诉记者。
“从事花卉行业十多年,目前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同质化竞争严重、土地制约、基础配套设施差、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蒋海滨说,青州花卉产业主要是传统的以个体为单位的家庭作坊模式,土地被分割成零散的小个花棚,效率低、成本高,大型花卉公司想建设专业化大型花卉园区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并且散户之间同质化竞争多,有时候还打价格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传统的烧锅炉式加热大棚,在环保要求下只能改为天然气或者电力加热,天然气管道铺设、电网配套又成为了今年花农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单个花农分散,专业化程度低,在花卉精细化包装、花卉旅游等产业上,又难以有所突破,产业链无法延长。
在多肉植物之外,芦李村只有天福花卉一户从事绣球花的培育销售。李天福是土生土长的芦李村人,从他的父亲开始就从事花卉行业。“盆栽绣球这一行做的少,青州市甚至整个北方地区我们家算是最大的,我有三个培育基地,总共一万多平方米,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李天福说,“绣球花花期长达40多天,装饰效果极佳,市场广阔,一直供不应求。”
但是绣球花运输成本高,李天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绣球花运输到上海,一箱装20棵,运费就高达40元,每棵运输成本2元。除了运输难题,今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环保要求严格了,不能再烧煤炭给花卉大棚加温,只能选择用电加温或者烧天然气,这样就大幅度增加了成本。
“建设大型花卉园区,在园区中进行合理规划,统一供热,加强科技建设,延长产业链,花农之间分配好经营项目,避免同质化竞争,是以后花卉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蒋海滨说。
新闻推荐
护佑人民健康 共建品质城市 ——市中医院助力健康潍坊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潘来奎刘文研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潍坊市编制了《...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