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尹莉莉
通讯员张韫
大街上,五彩公共自行车穿梭如织;小巷里,“迷你”公交轻盈而过;城里城外,新能源公交车往来有序……从公共自行车推广到“小迷你”、电瓶公交开通,再到新能源公交的升级换代,300辆纯电动公交全部上路运营;从智能调度平台建立到“凯程公交”公众号创建,再到“公交e出行”APP智能查询软件的推出,青州公交不断刷新着开创多元、智慧发展的新纪录,跨入了省内公交行业前列。这一跨越式发展和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青州市政协委员、凯程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民。
2000年,在政府机关工作20多年的张伟民调任青州市公交公司总经理,从此与公交事业结缘。当选政协委员后,他每年都在政协会上为公交事业的发展发声、呼吁。他带领青州公交人闯出了一条“小城市、大公交”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2010年,青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公共自行车自助租赁系统,并将操作平台交由凯程公交公司担纲。张伟民马上就带领考察组前往杭州、常州实地考察。同年10月,开始推行公共自行车。很快,在青州城区主干道上,第一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目前,青州共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550个,投入公共自行车10000辆,日均骑行次数达4.8万人次。今年8月,青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唯一的公共自行车示范城市,引领“行业标准”,张伟民功不可没。
针对青州城区学校相对集中,上下学时间学校附近堵车严重的情况,公交公司设置多条最佳路线,开通了家校直通车。2010年财政投入484万元、公交公司出资100万元,募集社会资金336万元,购置了40辆专用校车,用于接送青州城区20所小学的2200名学生。“没有‘安全样本\’,我们就是样本!”张伟民这样说。在这一理念下,所有校车必须经过规范的定人、定车、定线、定座、定检、定点才上路运行。后来,这一“榜样案例”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驶入公众视野。
青州是一座老城,古城核心区街巷狭窄,出行不便。如何让更多人愿意坐、能坐上、别晚点,公交公司确立了多元化的便民发展理念,大公交、小“迷你”、电瓶观光车、公共自行车,多元化公交共同上阵。2012年,公交公司设计规划了多条小公交线路,投入26台电瓶车和“迷你”小公交,连通了一条又一条的小街小巷。在“古城游”火起来的当口,张伟民又提出要为来青州的游客提供最便利的公交出行选择。公交公司先是启动了古城电瓶车,又在今年4月开通了青州古城旅游区公交专线,全程15公里的16个站点涵盖了云门山、清真寺、博物馆等著名旅游景点,让更多人体会到了便民公交的魅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相丹来到青州市王坟镇许家庄村,村民们欣喜地将记者引到大黑山上的农家小院,院内摆放着十几张用奇石垒起的特色餐桌,四周是各种果树、花草等,三五成群的游客频频举起手中的相...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