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潍坊 > 正文

城市管理转身 为民服务落地

来源:潍坊日报 2021-11-28 08:20   https://www.yybnet.net/

王泽满师傅正在帮顾客安装车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文/图

一部补鞋机,一个工具箱,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冬日暖阳中,46岁的刘祥昌正穿针引线,一丝不苟为顾客修着一双鞋。

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摊位上多了几件“装备”:遮阳棚、防污地垫、休息坐凳,还有分类垃圾桶。“这些都是城管执法部门给配的,现在我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有了固定的地方‘工作’,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了。”为街坊补了30多年鞋的刘师傅戏言。

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需要“大手笔”,也需要“小修补”。今年,市城管局执法支队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组织对潍坊市中心城区流动小修摊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建成128处“便民小修”服务点,这是继“小蓝框”“大白棚”后,潍坊市推出的又一便民服务品牌。

以民生视角推动商业形态升级,给“小修小补”留下空间,潍坊在让市民生活更便利、更舒心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更多蓬勃的烟火气。

创新,

精管善治

下足“绣花”功夫

“现在有了固定经营的位置,心里感觉特别踏实。”在卧龙东街与向阳路交叉口南侧路西“便民小修”服务点,58岁的王传星正在给顾客修电动车,他边修边笑着说。

已经干了22年的王传星既会修车子,还会配钥匙,顾客不少。忙不过来的时候,妻子陈志秀会过来帮忙。“我们这个摊点现在是经过相关部门认可了的。”王传星再三强调着。

“过去,这些流动摊点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滕绍鹏说。

一端系着市民刚需,一端连着城市管理,“小修小补”中含有民生大关切、治理大文章。

如何回应市民关切、满足需求,又能保障市容环境,让“小修小补”从散乱、自发的存在方式走向有序、规范?

潍坊市通过详细调研、试点观摩后,对传统的“小修”服务点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划线定位、统一配备遮阳篷(伞)、统一配备作业服装、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统一配备防污地垫、统一配备休息坐凳等“七统一”,在中心城区设计打造了便民小修“小蓝棚”,并且建立起老、弱、病、残“小修”摊主帮扶机制。同时,为方便市民快速找到服务点位,研发出“小修”便民服务点电子地图,纳入城市智慧管理系统。

厚植情怀,丰富为民服务新内涵,让治理的“针脚”更加细密,下一步,潍坊市将围绕“延伸服务内容、优化点位数量、提升服务设施、强化长效管理”四方面下功夫。“我们会进一步论证调研,实现服务项目应纳尽纳,持续扩大‘便民小修’服务点影响力,让‘小修小补’从业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滕绍鹏介绍。

便民服务

嵌入“烟火气”

“小蓝棚”一经推出,就有网友评论:“温暖小修,方便市民,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骄傲。”

这份温暖让家住早春园小区的刘心虹感同身受,“像修鞋、配钥匙、修车等,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一个‘小蓝棚’,别提有多方便了。”

“顾客高兴,我们也高兴。”72岁的王玉民师傅趁着空闲,在“便民小修”服务点里跟记者聊了起来。

从聊天中得知,王师傅修车已经23年了,下岗后他学了这门手艺维持生计,因为讲诚信、技术好,回头客特别多。“本来今年打算不干了,但老主顾都说‘你不干了的话,我们找谁啊’,所以又坚持了下来。”王师傅笑着说,言语间颇有些自豪。

随后,记者来到奎文区东苑公园南门“便民小修”服务点,只见服务点里规整地摆着十来块电池,修电动车、自行车的工具一应俱全。

“我今年51岁,干这一行已经20多年了。”见到记者,摊主王泽满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见了城管的人害怕,怕被撵,干活干的也不安稳。现在见了城管的人,不瞒你说,就像见了兄弟,他们的嘘寒问暖让我们心里热乎乎的,他们的支持让我们有了归属感,干活干得理直气壮,也更有劲头。”王泽满情绪有些激动。

“王师傅不仅手艺高,服务态度还特别好,有时候给人家修完车,有需要的还会帮忙免费充气。”坐在一旁晒太阳的“熟客”插进话来。

“王师傅,这是我刚从网上买的车灯,你看线这么多,能给安上吗?”这时过来一位顾客问。

“能,能。”扶正电动车,王泽满弯腰理顺起灯线。

细细打量眼前的王泽满师傅,只见身穿工作服的他高高的个儿,戴副眼镜,脸上洋溢着笑,三下五除二就把灯线捋顺,认真安装起车灯来。蓝色遮阳篷上,“小修”两个字耀出温暖的光芒。

“小蓝棚”再刷

城市“新颜值”

“我这个小修小摊点,以前大都设在背街小巷里,如果是陌生顾客,想找到我还真不容易。”王传星说现在不一样了,蓝色遮阳篷在街头很显眼,循着“小蓝棚”顾客就能找到他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每一个“便民小修”服务点都很整洁,除了“行当”不同,编号不同,其他“装扮”都一样:摊上撑着一把蓝色遮阳篷,地上铺着一张防污地垫,旁边摆放一个分类垃圾桶,还有供市民休息的坐凳,地上划的一条黄线很是显眼。

“以前这种小修摊,随意摆在路旁,总给人一种不正规的感觉,而且也不明显,想找的时候还不容易找到。如今配上这套装备,让小修摊一下子‘靓’了起来。”许多市民表示。

锦绣苑小区门口东侧的“小蓝棚”人气非常高,居民李秀娥告诉记者,前几天她的电动车在路上突然爆了胎,只好推着往家里走,正愁找不到地方修,老远就看到了一个“小蓝棚”,赶紧把车子推过去,不到半个小时,电动车就给修好了。“城市里有了这些‘小蓝棚’,既保护了市容环境,又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还解决了一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三得,特别好。”

为让“小蓝棚”真正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城市治理上,市城管局城管执法支队实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全力保障服务点规范有序经营。

“像这些‘小修’点,确确实实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之前也一直存在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形象。如今经过升级打造、规范化管理,这些‘小修’点焕然一新,让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城市管理非常接地气。”刘心虹说。

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实办好,让便利生活融入优美环境,目前,市区内的“便民小修”服务点经规范提升后全部完成建档立册,纳入潍坊市城市智慧管理系统的“便民小修”服务点,市民只需“扫码”就能快速查询锁定位置。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方方面面。今年以来,潍坊市在中心城区设计打造了128处“小蓝棚”,成为了市民便民“网点”、城市管理“亮点”和民生就业“岗点”,成为了潍坊又一靓丽的城市名片。

“便民小修”出“大政治”。“便民小修”看似细微不起眼,折射的是党性,反映的是作风。只有办好这些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事,才是真正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才是真正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便民小修”有“大民生”。无论修车摊、修鞋摊还是换锁配钥匙摊,都是群众生活中的“刚需”,特别是一部分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以解决“小问题”惠及了“大民生”,用“小切口”实现了“大变化”。

“便民小修”彰显“大服务”。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紧盯服务内容、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等关键环节,特别是大力推行“七统一”模式,推动城市治理由“堵”向“疏”方式转变,把城市管理服务的难点变成了民生服务的亮点。

“便民小修”折射“大形象”。一年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以往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现象不见了,潍坊城市更干净、更漂亮、也更有吸引力了,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提升、对美好品质生活的追求,得益于这种变化,切实把这一便民服务品牌转化为城市新品牌、新名片。

点评人: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李少军

新闻推荐

“不能让孩子没有妈 我会活下去” 43岁的程德梅患肝癌,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已为她捐款近10万元

家住奎文区纺织小区43岁的程德梅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生活幸福。今年6月份,她被查出肝癌,巨额医疗费让这个不富裕的家...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管理转身 为民服务落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